阅读记录

第265集:业务快速发展[2/2页]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竹晴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总,阳朔那几栋老房子我们又去看了趟,村里说下个月就通天然气了,之前担心的消防问题也能解决。”
     文件夹里有厚厚一沓照片,青石板路尽头的老宅爬满三角梅,二楼的窗台正对着漓江支流,晨雾中的竹筏像浮在水墨画里。陈默指尖划过照片:“联系一下当地的设计院,下周去现场再测一次尺寸。”
     “好嘞!”小周刚要走,又被陈默叫住。
     “上次说的那个管家培训体系,做得怎么样了?”
     “已经整理出初稿了,把玲姐她们的经验都写进去了,包括怎么认客人喝没喝茶的茶杯、下雨天怎么收伞不会弄湿地板……”
     陈默点点头。他最怕的就是连锁做着做着就成了千篇一律的酒店,那些老匠人做的木雕、本地阿姨炒的笋干、玲姐记客人喜好的小本子,才是“云栖”两个字的根。
     下午的时候,施工队的老张来了。他正带着人修复莫干山民宿的老围墙,手里拿着块刚从山里捡的青石板:“陈总你看,这石头和原来的墙色多配,比建材市场买的强多了。”
     陈默接过石板,冰凉的触感里带着草木的气息。他突然想起第一次来看这栋老宅院时,墙角有株被砖头压着的兰草,硬是歪歪扭扭长了出来,如今已经蔓延到整个后院。
     “老张,阳朔那几栋房子,你也去看看?”
     老张咧开嘴笑,露出两排被烟草熏黄的牙:“行啊,正好我侄子在桂林做木工,说不定能用上。”
     夕阳把竹林的影子拉得很长,陈默站在露台上给二手车行的老伙计打电话。当年一起在车市打拼的兄弟,现在还在卖新能源二手车,听说最近生意不错。
     “我打算在阳朔开家民宿,”陈默说,“你要是去玩,给你留最好的房间。”
     电话那头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老伙计的大嗓门透过听筒炸开来:“好啊!不过你可别弄那些花里胡哨的,我还是喜欢莫干山厨房那个铁炉子,烤红薯味儿比什么都强。”
     陈默笑着应下来。挂了电话,他看见玲姐正带着几个客人在庭院里认植物,指着那株蔓延的兰草说:“这叫‘云栖草,是我们陈总发现的呢。”
     客人里有个小姑娘蹲下来拍照,她妈妈笑着说:“等你们开分店了,我们还去住。”
     陈默转身回办公室,路过前台时,看见新到的一批手绘房卡,每张上面都画着不同的植物——莫干山的兰草、阳朔的三角梅、千岛湖的荷花。设计部的姑娘说,以后每开一家分店,就画当地的植物。
     他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云栖不是复制,是让每片土地上的故事,都能好好生长。”
     窗外的绣球花在暮色里轻轻摇晃,远处传来竹筏划过水面的声音,像谁在岁月的长河里,又轻轻放下了一叶扁舟。而舟上载着的,是那些老宅院的记忆,是匠人的手艺,是每个清晨厨房里飘出的笋香,正顺着水流,去往更远的地方。
    喜欢。
  

第265集:业务快速发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