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1章 不杀之恩[1/2页]

大魏春 眀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李承志只当没意识到这一点,含含糊糊的应了下来。
     杨舒颇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略过不提。然后又指了指亲兵幢帅怀里那堆物件,朗声笑道:
     “清贫日子过久了,一见好东西就觉得眼热。好不容易撞到你这般的大户,哪有不割一刀的道理?这些物件我便一并带走了……”
     说着又一指李时,“把那丝衣也予我寻一件,若你不趁手,那我就扒了!”
     李时仿佛感到胯下一凉,本能的就并住了腿。
     李承志哭笑不得。
     他哪能看不出来,喜欢只是一部分原因,也可能是好奇,想带回去研究研究。
     杨舒的本意,还是在用这种方式和自己表达亲近之意。
     “实是不知使君要来,今日确实是失礼了!”
     嘴里说着话,李承志伸手把腰里的佩刀解了下来,双手端着往前一递:“那些只是一般货色,唯有这把,才能勉强配得上使君……”
     原本以为杨舒会推辞一下,那知他绊磕都不打一个的接了过去:“那就却之不恭了……”
     说着便抽出了刀鞘,一道寒芒耀出,刺的杨舒双眼微眯,下半句话直接卡在了喉咙里。
     带兵的军将,哪有不喜欢这等宝物的?
     那抱着兵甲的幢帅,眼睛里都泛绿光了。
     杨舒眼中也冒出一丝精光,嘶声问道:“这便是你用那陨铁打造出来的?”
     李承志可不像李时,气不足胆不正。再说也算修炼了些时日,脸皮也有了些厚度。
     他笑吟吟的一点头:“确实是好运气,不过得的不多,也就能打百来把……”
     “这等天外神物,你还想得多少?”杨舒听的直吸凉气,竟真就信了李承志的话。
     不怪他信以为真,只说卖相:这刀面,竟能直接当镜子使,比那细心研磨出来的铜镜还要明亮几分?
     再听也就打了百来把,说明能存世的,也就这么多,可见何等珍贵。
     杨舒竟有点不好意思收了,犹犹豫豫道:“老夫真不是诓你,日子确实过的清贫,还真没有十匹马给你!”
     李承志哭笑不得:“使君莫非是在羞辱晚辈?”
     听他连这等话都说了出来,杨舒便不再矫情,大大方方的把刀合上鞘,又插进了腰里:“虽没你这般富裕,但书还是藏了几本的,哪日得闲,你尽可来取!”
     李承志微微动容。
     直到此时他才确定,自己确实是入了这个老倌儿的眼了。
     这个时代,藏书便意味传承、家世、宗族地位,若非亲近子侄与弟子,断然没有外借的道理。
     李承志微微一拜:“那就先行谢过使君了!”
     ……
     日落西山,暮色微沉。
     点点绛云似染金光,又像一条巨大的锦鲤悬于碧空,鳞光翻滚。
     淡淡的炊烟飘出农庄,悬在庄墙、屋舍顶上,如同罩了一层轻纱。
     辅军早已押着俘虏启程,战兵也已收拾妥当,陆续出庄上路。
     李承志带着一众亲卫,将杨舒与胡保义送过了红河。
     “留步吧”
     杨舒停下马,朝李承志抱了抱拳,“你还要夜中行军,不宜耽搁,路上小心!”
     “那晚辈就不远送了!”李承志朗声一笑,又转过头,朝着胡保义做了个揖,“明辅兄,小弟今日真是怠慢了,还勿见怪。来日回了泾阳,必来向你赔罪……”
     胡保义恨的牙痒痒。
     何止是怠慢,简直是岂有此理?
     整整半日,直到临送行的时候,自己才见了李承志一面?
     但他也知道,这怨不到李承志头上。
     赵渊一直被晾在账外,亲眼看到杨舒拉着李承志,足足聊了近两个时辰。
     杨舒不放,李承志还能撇下他来招呼自己?
     这老贼就是故意的……
     胡保义硬是挤出了一丝笑容,皮笑肉不笑的回道:“军事为重,承志何需计较这些繁礼?等来了泾阳,我必扫榻以待,恭迎大驾。”
     李承志哈哈笑道:“那就他日再聚!”
     说着又一转头,冷冷的扫了扫赵渊,最终还是举起手,抱了抱拳:“赵校尉,得罪了!”
     这是看在胡保宗的面子上。
     不提杨舒是不是杞人忧天,胡保宗鞍前马后的为自己奔走是不争的事实,即便从这里论,也要给赵渊留几份颜面。
     明知李承志此时已不能将自己如何,但赵渊还是提不起勇气说狠话,也不回礼,只是冷哼一声,偏过了头。
     李承志再小气,也没有幼稚到与这种睿智儿童计较的地步,不再理会,又朝几位抱了抱拳:“诸位珍重!”
     说罢便调转马头,追向后军。
     直到李承志打马走出几十丈,才听到赵渊嘴里发出一阵咯咯吱吱的响声。几人侧目一看,却发现他在使劲咬牙。
     胡保义心中微惊:李承志到底使了什么手段,竟让平时狂妄至极

第131章 不杀之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