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5章 全文终[2/2页]

快穿之打脸金手指 李思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什么。于是衙役们相互使了个眼色,上去就赏了刘母几个大耳瓜子。
     “娘!!”刘孝心急如焚,又不敢上前阻止,眼睁睁看着刘母被抽倒在地,脸颊肿胀,双眼无神。如此惨状,让一旁的陈家人痛快不已!
     府尹又是一拍响木,道:“刘氏,你可愿嫁给方才那人?”
     刘母肩膀猛地一抖,连连磕头:“不、我不!民妇不能对不起孝儿他爹啊!求大人开恩啊!”
     府尹不为所动:“那你可是愿绞了头发做姑子?”
     “民、民妇……”她儿才刚考上秀才,将来还会做官,她吃了那么多苦,马上就快熬出头了,又怎愿去庙中清冷度日?
     “或者,你愿自缢?”
     分明是很简单的问题,刘母刚还说得头头是道,理直气壮,此时却一个字都答不上来。她涕泪滂沱,整个人瘫倒在公堂之上,惹来旁人唏嘘。
     “看她之前那副言辞凿凿的样子,原来一旦轮到她自己,也是不愿的。”
     “嘁,换了是你,你愿意么?”
     “还不是自找的,不就是被碰了下?若是我婆娘,我心疼还来不及,那又不是我婆娘的错,我干嘛与她置气?”
     ……
     刘孝见母亲被逼如此,不顾秀才身份跪地求饶:“学生、我娘分明是被迫的!求大人明鉴!”
     “可谁不是呢?陈桂月也无非是被人救了性命,而非主动与外男接触。你母亲不想嫁给傻子,不想去庙里,也不想死,可她对陈桂月却如此苛刻,不但推波助澜败坏对方清誉,甚至想要淹死她。有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你读了几十年的书还不懂吗?”
     “可许多大户不都——”
     “大户?哪家大户?”太子打断他的狡辩:“你说清楚一点,再去问问,他们会不会认?!”
     这些事本于法理所不容,上不得台面,只是世家大族碍于舆论的私下行为,哪怕众人心知肚明,也无人敢认。
     太子道:“论法,泸县县令以七出之名判陈桂月被休,不用问,自是七出中的‘淫了,但淫乃败坏道德、破坏伦常、混淆家族血脉之罪。你说,陈桂月犯了哪一条?她本无罪,反观你们,竟欲将人沉塘,你们有什么权利动用私刑?!”
     “所谓法理,遵法才有理,泸县县令是非不分,断案不善,无视律法,谄媚舆情,就这般庸才,也配为官?也配受百姓赞誉?”
     刘孝想要辩驳,却找不出律法中任何一条来指责陈桂月,一时被堵得说不出话。
     “当然,法理之外还有情理。”
     “对、对,陈氏是无辜,可她却招致风言风语败我名声,我娘只是心疼我,是拳拳爱子之心,一切都情有可原啊!”刘孝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大声喊道。
     “那此事换了你娘呢?或者,若你有子女,换成是你女儿呢?你也能忍受她们被如此对待?”
     旁听百姓纷纷思忖,原本还觉得刘孝一家可怜,此时也不那么得劲了。若真换了亲娘或女儿,他们感激相救的恩人还来不及,又怎会怪到自家人头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法,方才我已分辩,你们毫无道理。于情,你说你靠自己得中秀才,但若没有陈家相助,刘家连祖宅都快丢了,卖宅子换了银钱又能供你多久?是陈桂月的嫁妆让你衣食无忧,安心备考,可你竟毫不感激,只计较对方商户女的身份!”
     “当初,是她逼迫你娶的么?你既娶了,就不要诸多埋怨,陈家供你读书,陈桂月替你伺候老母,本无愧你刘家。可待你考上秀才,你娘竟百般磋磨于她,良心何在?公道何在?至于纳妾一事,不是你娘宽裕,而是此前你未有功名,你娘不敢惹怒陈家罢了。说来,若无陈家相助,你连媳妇都娶不上,谈何纳妾?”
     太子忽然冷笑道:“你难道不奇怪,陈桂月被救一事缘何被人误传,闹得沸沸扬扬?你们母子再瞧不上她,也不愿辱及自家门风吧?又是谁最想她死呢?”
     刘孝猛地抬起头来。
     太子逼问道:“刘家既不占法理,又不占情理,如此,你还自认有理吗?!”
     堂上寂静,刘孝哑口无言。
     太子低低一叹:“两百年前,朝中有女官,寡妇可再嫁,民间女子虽说依父母之命,可极少盲婚哑嫁。那时候,多少才力华赡,仙姿独秀的女子被世人称颂?不过历经一个北盛朝,世风竟沦落至此。皇上一直希望破除旧弊,可你们却困守糟粕祸乱常纲,这难道是读书人应有之义?”
     “读书人,首重品性,再次才学。你刘孝,若真担得起一个孝字,又怎会遇事不加规劝,不问曲直,任你母亲恶言相逼,意图残害人命,最终害她来这公堂上遭罪?”
     话已至此,百姓们再蠢也知刘孝所行不妥,民众舆论需要引导,此前,他们被读书人引导,被县令引导,被世情引导,如今,太子将一切掰开揉碎了讲给他们听,孰是孰非自由心证。而历朝历代太多故事教会他们,哪怕笔下有乾坤,只要心中无德,就不配受人尊敬!于是,他们看向刘家母子,也不再友善。
     太子视线越过刘孝,扫向堂中官吏,道:“情与法,我都讲了,至于制,那便要上朝再论了。”
     府尹心下雪亮,此案追溯根源,乃是由商籍后代不可参加科举而起,太子所言,多半为此。
     公堂之上,陈家人感激不尽,此时谁都明白,这位忽如其来的辩护人身份贵重,陈家的官司赢定了。果不其然,又经几番问答,府尹最终判了陈桂月与刘孝和离,刘家返还陈家全部嫁妆,刘母诬人清白又妄动私刑,罚鞭笞一百,且又因刘孝德性有亏,受恩不报,纵母逞凶,故革去秀才功名。
     听得判罚,刘孝一头栽倒在地,唾液横流,刘母痛哭不止,悔不当初。
     离了顺天府,俆妙君担忧道:“此番出头,回宫后可会被父皇训斥?”
     “父皇命我多体察民情,何况商籍及女子地位,本就是父皇着力准备改进之事。此前时机不成熟,而今我朝修养数十年,国富民丰,有些事,也能动上一动了。”
     “那,你这般干涉刑名,御史不说吗?”
     “都是手下败将,何足惧哉?”
     “……”
     “那,母后呢?”俆妙君低声问。
     “你其实是想问这个吧?”太子笑道:“放心,母后会装作不知,而且我已说服她今后不纳人了,你猜她怎么回我?”
     俆妙君怀疑地看着他。
     而远在亿万小界之外,一处洞天福地内。
     俆妙君撞见杨昭正对着轮回镜笑意温柔,此镜可入轮回,改天命,本不可存世。但杨昭与俆妙君飞升以后,本就是衍化大道之一,言行皆可为法。
     先前,杨昭利用此镜去了不少转生小界,也不知他做了什么,但俆妙君从未见过他笑成这样,便道:“你笑什么呢?”
     杨昭一窒,佯作镇定:“没什么。”
     镜中,太子对俆妙君道:“她让你多生啊。”
    喜欢。
  

第145章 全文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