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1章 南下?北还?[2/2页]

回到大明写小说 张六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意见了,反倒变成了兵谏了。
     很快,燕军之中的一众部将便都被喊至了朱棣的帐中。
     姚广孝和朱权二人这次并不在此之列中,既然他二人不在,那便也可证明一点儿,朱棣对接下来如何行军已然是有想法了。
     燕军所有部将到达之后,朱棣便缓缓开口道:“召尔等前来是为商讨一下接下来行军布局的,已有人建议北还修整之后再战,各位还有和意见尽管说来吧!”
     朱棣这般问话的意思如何不得而知,反正朱棣在此言出口之后一众部将并无一人率先站出提出不同意见。
     不用详细说便也就能够看出,这些部将对继续南进的信心已是不足了。
     朱棣抓着桌角的手紧了紧,随即便起身,道:“既如此,继续南进者站于右边,北还者站于左边。”
     朱棣此言一出,一众部将面面相觑一番之后,大部分人站在了左边,还有几人站在原本位置之上并未做任何移动,也算是中立了。
     能站在此的燕军部将有三十余人,竟没一人是站在右边的,就连朱棣平常所依仗的张玉,朱能,邱福等人都未站在右边。
     在表示过态度之后,站在中间未作移动的张玉便率先开口,“王爷,魏国公之能乃在平安,盛庸之上,西有魏国公,东有驸马都尉,平安大军还时不时侵扰,再加上我军中不少兵丁皆是北人,此处天气燥热,他们很难适应,不少兵丁已患病,虽有高辉在,倒不至于大量减员之事,但短时间之内战斗力必然会大打折扣,继续南进着实不是最合适之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玉能被朱棣信任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时候,张玉的想法都与朱棣是一致的。
     朱棣今日想法如何,但明显是对张玉所言不甚满意。
     此时其实最需要的便就是一不同意见了,在张玉一番缘由出口之后,朱棣也不作应答。
     秦光远前不久才与朱棣提了意见,在停歇的片刻功夫,秦光远马上开口道:“王爷,小子倒有些不同意见。”
     朱棣握着桌角的手这才松开,却依旧是沉声道:“说!”
     “小子认为应当乘机继续南进才是。”
     秦光远此话出口之后,立即有部将不满了,有人竟直接道:“毛头小子,你可懂兵法,就敢言继续南进?”
     神机营虽说是威名赫赫,但却因秦光远的年纪摆在那里,偶尔之间不得信任那也实属正常之事。
     朱棣等的就是不同意见,自然还未等秦光远开口,朱棣便道:“住言,听秦提督说下去。”
     有了朱棣的维护,秦光远也便更加的有信心了,音量都增加了不少,朗声道:“我军不过只输了一战,士气还未到最为低估之时,若是此时折返,等再次到此之时,兵丁若想起此处酷热难耐的天气,岂不是更会影响士气,一战而盛,再战而败,这等浅显道理难不成各位不知晓?”
     自是没等那些部将说话,秦光远变马上道:“京师空虚这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北还修整之后再战,那朝廷兵力只会比现在更强,要等到何时?等到朝廷兵强马壮之时?朝廷越等好处越大,对我军来讲越是等下去越为被动的。
     南北天气差异本来就极大的,即便是冬日前来,其湿冷与北方的干冷也是大为不同的。
     其实,小子倒是觉着此时最大的一个麻烦,便就是魏国公,只要没有了魏国公阻拦,前进京师,那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南军粮道已被阻拦,此时再不进京师,又待何时?”
     秦光远这番话出口之后,本来持中立意见的朱能,站出来开口道:“秦提督所言着实有几分道理,当初汉高祖与项羽的楚汉之争,可也是以少胜多,败多胜少的,可最后问鼎天下的却依旧是汉高祖,为将者不可贪功冒进,却也不能畏难不前,末将赞成继续南下,并愿为先锋!”
    喜欢。
  

第341章 南下?北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