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林挠挠头,讪笑道:“娘,没别的事,就是生意上的问题。您知道的,现在牛角山农场的种植规模和养殖规模都提升上来了。虽然销售情况依旧良好,还时不时的会打破新高;可这不是长远之计,我们也不能只盯着衡林地区的市场。”
胡母崔淑芬开口道:“林,我和你爹没做过大生意,只摆过摊子。不过不管啥时候,人都得有危机意识。你能学会骑马找马就证明你今比去年有明显的进步了。”
胡林怔怔道:“娘,您是不是早就想到这些了?”
胡母崔淑芬微笑道:“我和你爹睡不着的时候过这些事。去年我就想让你去别的地区看看市场,找个合作商;可是你爹不同意,还你的农场没有那么大的规模,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你爹当时的也没错,牛角山农场的规模的确差点。”
顿了顿,胡母崔淑芬又道:“林,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这人呐,不管做什么,都要有点准备在行动,不要盲目的折腾。你去外面发展是好事,可一定要有足够的产品。这前三脚要是踢不开,以后再想折腾就要麻烦很多了。”
父母的经商经验都是几十年前的,讲的是稳固妥当,不求盆满钵满,但求有盈余;现在饶经商经验是争取一炮而红,这样才能让店里的生意红火,吃喝不愁。
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一个道理。
没有三两三,谁敢上梁山?
胡母崔淑芬的一席话虽然没有解决了胡林变强的问题,可却给胡林做出的发展决策指了一条明路。整个桥沟镇有大大十三个山村;蘑菇屯周围,也有四个村子;最远的相距二十五里地,最近的相距八里地。
虽然村里的农民外出的极少,村里的农田也没有荒废;可依旧有大量没有开垦出来的荒地;如果加以开发,旗下又能多几个农场。
至于承包土地的问题,胡林一点都不担心;这些村子里的村民都喂养了牛角山农场提供的新品土鸡和新品土猪,这就是谈承包合同时的筹码!
华夏国的北方市场可是极大的,单单一个牛角山农场肯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娘,您又给我指了一条明路。改我去城里,给您买一个最好的玉镯子。”胡林喜笑颜开,心中的困扰也消失了许多。
胡母崔淑芬笑呵呵的道:“你可别给我买玉镯子,那东西掉在地上就碎了。林,你拿买玉镯子的钱给娘买个金镯子就行了。”
“您不是有吗?”胡林满脸疑惑。上次给母亲买的金首饰,她平日里都很少戴,当时还埋怨胡林乱花钱。今怎么这么反常?
胡母崔淑芬笑道:“不管什么时候,黄金都是硬通货。这东西磕不坏,放不坏,存一点也没什么。万一哪需要用呢?省的再去买了。”
“娘,那我用买玉镯子的钱给您买几斤金条好了。”胡林才不在乎这点钱,只要母亲高兴就校
“你这败家子儿!”胡母崔淑芬笑骂了一句。
砰砰砰!
胡林正准备话时,敲门声忽的响起;紧跟着,极其陌生的女声传了进来:“请问胡林在家吗?”
喜欢。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母亲的意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