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八十六章 秋粮大限[1/2页]

崇祯十三年 响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崇祯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即蜀世子朱平槿率骑兵匆匆赶往顺庆府时,突如其来的劫难已经笼罩了保宁城五天。
     这次劫难,其实并非没有预兆。
     元宵未过,便有零星王营士卒在保宁府衙前闹事鼓噪,要求补发欠饷。只是以张继孟为首的保宁官士绅,哪里会在意一群丘八的想法。
     在他们的头脑,只有他们这群高高在的读书精英才有资格对国家大事评头论足,而那些在寒风呼啸的冬日里饥寒交迫的普通士卒,是一个个生下贱的粗鲁莽汉,是一个个无足轻重的消耗物品。所以他们的处理方案,是行厉声斥责总镇外标游击将军王朝阳,令其领回士卒好生约束。
     ……
     自崇祯朝元年始,大明的官军便兵变不断。
     崇祯元年七月二十五日,京师大门蓟镇兵变。蓟门驻军索饷鼓噪,焚抢火『药』。后来先发欠饷三月,又调赵率教为总兵,兵变始平。
     仅仅两天之后,在抗击鞑子的前线重镇宁远城,四川和湖广的兵又因缺饷四月,发生兵变,其余十三个营群起响应。巡抚毕自肃『自杀』,袁崇焕以诱捕首领和补发欠饷的反 gm两手,才将兵变平息。
     十二月陕西固原兵变,原因同样是缺饷。兵变军队不仅抢劫了府库,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加入了刚刚爆发的农民战争,直接促进了农民军的壮大。两个月以后,走投无路的着名(『妇』科)医生,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武之望,在固原城自己的总督府内绝望『自杀』。
     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兴冲冲赶到京师勤王的山西援军五千人,在没有获得任何给养的情况下,“一军尽散”,不少人回省参加了农民军。铮臣山西巡抚耿如杞和总兵张鸿功成了兵变的替罪羊,两人都丢了脑袋。
     最着名的兵变,莫过于崇祯四年八月的山东吴桥兵变。
     孔友德的八百部下奉命援辽,半路在吴桥断粮。县人讨厌辽兵,闭门罢 市。一兵取了山东望族王象春家仆的鸡一只,结果被“穿箭游营”。该兵不堪其辱,杀了王氏家仆。
     为了一只鸡,出了人命。王象春之子出面,使事态继续升级。
     孔友德在老战友李九成和部下的威胁下,不得不扯起反旗,带兵杀回了胶东。
     叛『乱』像瘟疫一样开始传染,更多的军队于是卷入。登、莱两府失陷,巡抚孙元化被俘,总兵张可大『自杀』。直到朝廷将辽东铁骑调来镇压,这场持续近两年兵变才宣告结束。
     孔友德等万余本与辫子兵有着血海深仇的东江军旧部,在走投无路之下,乘船渡海,携带火炮等先进武器投降辫子兵。
     兵变的结果,不仅使辫子兵的武器装备迅速进入了火器时代,而且从此以后,收服了辽人的民心军心。
     后来,这群东江军成为了辫子兵统一天下的急先锋,在镇压大明各地的反抗时,其残忍程度甚至超过了辫子八旗!
     朱平槿是带兵之人,曾让手下的臣子详细解说过吴桥兵变的原因。他自己总结,大明兵变无非两种诱因:没饭吃没衣穿;受官士绅欺辱。
     钱维翰猜测王朝阳部是闹饷,贺曾柄也猜测王朝阳部是哗变,并非真正意义的造反。但他们两人都是猜测,并没有证据支撑。不管怎么说,保宁兵变已是事实。贺永年的急信内容很简单,只是说『乱』兵一开始便占领了保宁关厢,并封锁了四门,所以他们迟迟未能发觉。直到有人发现『乱』兵自由出入道府衙门,他们才发现情况不对。
     那么这次王朝阳造反,是不是也是这些原因引发的兵变呢?
     朱平槿的直觉告诉他,应该是。
     可他又觉得很困『惑』。
     因为发兵巴州之前,廖大亨、刘之勃和陈其赤三人于端礼门前做戏,向蜀王府借饷借粮。而朱平槿在借故离开之前,便安排了郑安民和洪其惠借给了官军饷十万,粮五万。
     这次官军的巴州攻势,参与的总兵力有:北路甘良臣、副将刘镇藩、游击杨展、侯天锡的正、、游四营共计四千二百人;路张奏凯部四千人;南路贾登连部六千人;预备队王朝阳部一千五百人,四路共计约一万六千人。
     所以朱平槿借出的银子和粮食,足够支撑官军打半年。算在加同样要吃饭的民夫一万五,扛三个月也没有问题。
     可是官军是在去年十二月初三日才正式发起进攻,到现在仅有一个半月。他们怎么可能在一个半月内将五万石粮食全部吃完,或将十万两银子全部花完?
     难道真的是王朝阳心的旧怨?
     朱平槿直觉否定了。
     理由只有一个:王朝阳虽然心有旧怨,但还不至于为此陪自己和一千五百名部下的九族『性』命!
     ……
     正月二十三日晚间,朱平槿赶到了顺庆府外的嘉陵江边。保宁兵变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毗邻的顺庆府。提前得到命令的南充县护庄大队征集了大量船只,在顺庆府东门外的嘉陵江左岸码头等待平叛大军的到来。半个时辰后,朱平槿和两营骑兵便渡河完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百八十六章 秋粮大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