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5章 制作甲胄[1/2页]

我在古代当镇令 龙葵宝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的阳光照进了书房,陈峰在书房的塌上伸了个懒腰摸着自己的鼻子,特么的,这火上的,每天吃的这么补还不让泄火,这都啥事啊...
     吃过早饭陈峰在王府的议事厅翻着一摞摞的官文。34;大人,甲胄营的刘匠头求见。34;凌云的通报声打断思绪。陈峰披衣起身,当须发斑白的刘匠头捧着残破的铁甲进来时,老人枯瘦的手指正颤抖地捏着一块变形的护肩:34;这是从阵亡士兵身上取下的,铆钉全被震松了。34;
     陈峰接过残甲,指尖抚过断裂的甲片接口。普通铁甲用的是生铁锻造,遇重击易脆裂;关节处的皮绳连接松散,往往一刀便会崩开。他忽然想起前世博物馆见过的明光铠,那些弧形甲片与环锁结构在脑海中渐渐清晰:34;我要改良甲胄,既要轻便,又要抗锤击。34;
     下午甲胄营的熔炉烧得通红。陈峰亲自选址的铁矿就在夹石沟,那里出产的乌金铁含碳量恰到好处。他站在熔炉旁,看着赤膊的铁匠们用风箱鼓风,火焰从橘红转为刺眼的白蓝,铁水在陶范中翻滚如熔金。
     34;郡王,这淬火的水有讲究。34;刘匠头舀起一勺井水,水面浮着薄冰,34;需用腊月的雪水,还要加硝石和盐,这样淬出的铁才够硬。34;陈峰点头,命人将新炼的铁坯投入雪水,34;滋啦34;一声白雾蒸腾,铁坯表面瞬间凝出青黑色的光泽。
     最费时的是锻打。每块甲片都要经过八十一次锤炼,铁匠们抡着二十斤重的铁锤,将铁坯敲打成巴掌大的弧形。陈峰改良了锻打方式,让甲片边缘呈波浪状,这样拼接时能互相咬合:34;就像鱼鳞,一片叠一片,既有缝隙透气,又能防刀剑劈砍。34;他捡起一块锻好的甲片,对着阳光照看,边缘的弧度正好能分散冲击力。
     甲胄营的木工坊里,新制的甲胄模型摊在案上。陈峰指着护心镜的位置解释:34;用双层甲片,中间夹一层鹿皮,既能缓冲重击,又不会磨伤皮肉。34;他让木匠做了个可活动的肩甲关节,用铜轴连接:34;这样抬臂时不会卡壳,挥剑更灵活。34;
     皮革处理房里,二十名皮匠正在鞣制鹿皮。陈峰引进的新工艺是用芒硝浸泡七日,再用樟木熏烤,这样处理的皮革既柔软又防水。34;甲胄的内衬就用这个。34;他抚摸着鞣好的鹿皮,触感如绸缎般光滑,34;让士兵穿着不磨伤皮肤,行军也舒服些。34;
     当第一副样品组装完成时,整个甲胄营都围了过来。这副甲胄比传统铁甲轻了三成,肩甲和腰腹处可以自由活动,护心镜上用錾子刻着简化的云纹,既美观又能增强结构。陈峰亲自穿上试了试,挥剑、劈砍、翻滚,动作毫无滞涩,重量压在肩头却不觉得吃力。
     量产的过程充满挑战。陈峰将甲胄营分成八组,每组负责一道工序:甲组锻打甲片,乙组鞣制皮革,丙组制作铜钉,丁组组装......他还制定了严格的检验标准:每块甲片必须能承受三十斤铁锤

第135章 制作甲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