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隶属吉林省长春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幅员面积5400平方公里 ,宛如一座巨型宝库,蕴藏着无尽的资源与故事。这片土地被松花江、伊通河等众多江河环绕,滋养出肥沃的土壤,孕育了丰富的文化,下辖4个街道、11个镇、10个乡,各区域特色鲜明,共同勾勒出农安独特的轮廓。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农安的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这里是东北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他们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狩猎、农耕,留下了早期人类活动的痕迹。
1. 古代时期:农安古城始建于古夫余国,两汉时曾为夫余国都城,彼时城市规模初现,作为政治、经济中心,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发展。隋为高句丽夫余城,唐朝是渤海国的夫余府,见证了不同民族政权的更迭与文化融合。辽灭渤海后改名为黄龙府,并设黄龙县,至此,黄龙府之名开始闻名遐迩。辽代的黄龙府控松江而扼南北,襟喉锁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是东胡、鲜卑、秽貊、肃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重要活动舞台 ,当时这里人烟稠密,村屯密布,城郭相望,商贾云集,极为繁华。南宋名将岳飞“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豪言壮语,更让黄龙府声名远扬。
2. 近现代时期: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设农安县,此后在历史的浪潮中,农安经历了不同行政区划的调整。1956年,置农安镇,属怀德专署;1966年属德惠专署;1969年属长春市 。在近现代发展历程中,农安从传统农业县逐步向多元化发展转变,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农安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成为中国重要的商业粮生产基地,同时工业、文化等领域也不断探索进步。
在文化传承方面,农安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元素。地方剧种黄龙戏独具特色,它以东北民间音乐为基调,吸收了京剧、评剧等戏曲的表演形式,多次晋京展演,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60年召开的全国文化工作会议,巴吉垒镇被授予“巴吉垒诗乡”称号,全县现有农民诗歌爱好者4200余人,诗歌文化在这里蓬勃发展,农民们用质朴的文字描绘着生活与梦想。从元代礼部尚书、着名书画家张孔孙,到当代书画名家刘义贞、朱玉铎、刘福生,着名儿童文学作家谢华良,文脉的传承贯穿古今,厚植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
下辖乡镇(街道)简介
4个街道
兴农街道:位于县城中心区域,是农安县的商贸核心。这里商业氛围浓厚,大型商场、超市、商业街汇聚,满足居民日常购物需求。同时,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贯穿,是人口密集、活力充沛的区域。
宝塔街道:因临近农安辽塔而得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街道内保留了部分古老建筑和传统街巷,与辽塔共同构成独特的历史景观。这里也是旅游服务的集中区域,分布着众多宾馆、饭店,为前来参观辽塔的游客提供便利。
和谐街道:作为新兴发展的街道,注重生态与居住环境建设。新建多个现代化住宅小区,配套公园、休闲广场,绿化覆盖率高。教育资源丰富,有多所优质中小学,是宜居宜学的区域。
黄龙街道:以展现黄龙府文化为特色,建设了文化主题公园、民俗博物馆等文化设施。街道内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黄龙戏表演、民俗展览等,传承和弘扬农安的历史文化。
11个镇
农安镇:农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所在地。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商业、服务业全面发展。工业以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为主;商业辐射周边乡镇,有大型综合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教育、医疗资源集中,有多所高校、中小学和医院。
哈拉海镇:地处农安县北部,交通便利,102国道穿镇而过。农业发达,是重要的粮食产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作物。特色农产品哈拉海珠葱,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 ,种植面积广泛,形成了从种植、销售到深加工的产业链。镇内商贸活跃,是周边乡镇的物资集散地。
高家店镇:位于农安县东北部,以农业和畜牧业为支柱产业。农业除粮食种植外,蔬菜种植也颇具规模,供应周边市场。畜牧业以生猪、肉牛养殖为主,有多个规模化养殖场。镇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开发潜力大。
三盛玉镇:在农安县西北部,因乔、金、张三姓人家曾设酒厂,商号“三盛玉”得名。这里是农安县的花生主产区,花生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畅销各地。近年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花生附加值。
伏龙泉镇:地处农安县西部,地势较高,水源相对匮乏,但通过发展节水农业,实现了农业稳步发展。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等耐旱作物,马铃薯产量大,品质好。镇内工业以建材、农产品加工为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巴吉垒镇:素有“诗乡”美誉,文化底蕴深厚。农业以种植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渔业也有一定规模,境内有多个水库和鱼塘。镇内定期举办诗歌节等文化活动,吸引众多诗歌爱好者。
开安镇:紧邻长春市,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发展迅速,以汽车零部件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主,为长春的汽车产业和食品产业配套服务。农业以蔬菜、水果种植为主,是长春市的“菜篮子”“果盘子”。
华家镇:以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特色。特色农产品华家甜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 ,口感香甜,深受消费者喜爱。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围绕本地农产品,生产果脯、罐头等产品。
烧锅镇:历史上以酿酒业闻名,传统酿酒工艺传承至今。如今,除酿酒产业外,工业逐步多元化,发展了机械制造、塑料制品等产业。农业基础良好,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持。
靠山镇:位于松花江畔,水资源丰富,渔业和水稻种植是主导产业。所产江鱼肉质鲜美,“靠山水稻”因水质优良、土壤肥沃,米粒饱满,口感软糯。镇内有美丽的江畔风光,旅游资源丰富。
三岗镇:以特色种植和养殖业为发展重点。特色种植有花卉、苗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种植基地,产品销往省内外;养殖业以肉鸡、蛋鸡养殖为主,规模化养殖程度高。
10个乡
黄鱼圈乡:地处农安县东北部,松花江穿境而过,水域面积广阔,渔业资源丰富。除渔业外,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利用松花江水资源灌溉,水稻品质优良。乡内有多处自然景观,如江畔湿地,生态环境优美。
杨树林乡:以农业种植为主要产业,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等。近年来,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乡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较高,有小型林场。
永安乡:位于农安县西部,土地资源丰富,以粮食种植和畜牧业养殖为主。粮食种植以玉米、高粱等耐旱作物为主;畜牧业养殖以牛、羊等食草动物为主,采用放养和圈养结合的方式。
龙王乡:以特色林果种植为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发展葡萄、苹果、梨等水果种植,形成了多个果园采摘基地,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同时,粮食种植也保持一定规模。
前岗乡:农业产业多元化,既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又有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近年来,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建设了多个蔬菜大棚和花卉温室,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青山口乡:地处农安县北部,以农业和生态旅游为发展方向。农业以种植玉米、大豆等作物为主;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万金塔乡:是东北最大的鹅绒集散地,鹅绒产业发达,形成了从养殖、收购、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农业也稳步发展,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
新农乡:以鲜食玉米种植和加工为特色产业。吉林省良裕食品有限公司就位于此地,该公司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生产鲜食玉米和速冻甜玉米籽粒等高端商品,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此外,还发展了特色养殖等产业。
万顺乡:以种植玉米、花生等作物为主,花生种植面积较大,品质优良。近年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交通、水电等条件。
小城子乡:位于农安县北部,以农业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主要产业。农业种植以玉米、大豆等传统作物为主;乡村旅游以民俗文化体验、田园风光观赏为主,开发了多个民俗村落和农家乐,吸引游客体验乡村生活。
必游景点
1. 农安辽塔: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是辽代黄龙府遗留至今唯一古建筑。建于辽圣宗耶律隆绪时期太平三年(公元1023年),塔通高44米,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古塔 。塔身造型端庄优美,每层塔檐角下都悬挂风铃,微风拂过,铃声清脆悦耳。塔身上有龛门,龛内原有佛像,虽历经岁月侵蚀,但仍能看出其精美工艺。1953年修缮时,塔内出土了铜佛、铜镜、银盒等珍贵文物,为研究辽代宗教、艺术、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如今,农安辽塔已成为农安的文化地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领略其千年古韵。
2. 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农安西部,是长春最大的淡水湖,也是省级自然湿地 。水域面积达100平方公里,苇田面积30平方公里。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每年吸引20余万只候鸟在此栖息,是鸟类的天堂。白头鹤、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在此停歇、觅食,与波光粼粼的湖面、广袤的草原共同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候鸟、漫步草原、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3. 太平
第10章 长春市《农安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