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家庭群里更加热闹了,晨曦经常分享校园的银杏大道、有趣的教授和食堂的新菜品。
     暮云偶尔会冒泡,吐槽一下妹妹总去他那里“扫荡”零食。
     朝阳则会发来他在训练间隙的问候,有时是一张戈壁滩的星空,有时是一段嘹亮的军歌。
     国庆节,晨曦没有回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
     春节,两个哥哥因为各自的任务和项目,也未能全员归来。团圆变得奢侈,但每一次视频通话,都显得格外珍贵。
     陆砚京发现,孩子们在飞快地成长,视野越来越开阔,谈论的话题他有时甚至需要仔细听才能跟上。
     这种变化让他欣喜,也偶尔会有一丝被时代悄悄抛下的怅然。
     时间平静地流淌。大三那年,晨曦在电话里兴奋地宣布,
     她成功入选了一个国际联合科研项目的志愿者团队,暑假将前往非洲某个国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医疗援助和服务。
     这个消息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
     苏窈的第一个反应是担忧和反对。
     那么远的地方,条件艰苦,又听说疾病很多,安全问题怎么保障?
     她拿着电话,语气是前所未有的焦急。
     电话那头的晨曦努力解释着项目的正规性、完善的保障措施以及她所做的充分准备,但似乎并不能完全打消母亲的忧虑。
     陆砚京接过电话,没有立刻表态,只是沉声说:“把项目的详细资料,还有你们的行程、安保措施,都发给我看看。”他的语气是职业性的冷静。
     资料很快发了过来,非常详尽。
     晚上,陆砚京戴着老花镜,在台灯下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
     苏窈坐在旁边,眉头紧锁:“老陆,你真放心让她去?那地方……”
     陆砚京放下资料,沉默了片刻,说:“项目是正规的,合作方很有信誉,安保级别也很高。措施……算是到位了。”
     他顿了顿,看向妻子,“孩子不是一时冲动,她准备了很久,这是她专业领域内很有意义的实践。”
     “可是太远了,也太苦了。”苏窈的担忧并未减少。
     “当年我出任务,去的地方比这条件差多了。”陆砚京试图缓和气氛,“我们的女儿,没那么娇气。她想做的事,是救死扶伤的好事。我们不该拦着她。”
     “道理我都懂,可我是她妈,我忍不住要担心……”
     最终,家庭会议再次召开。这一次,是通过视频。
     朝阳首先表态:“小妹,去做你想做的事。军人守护国土,医生守护生命,意义同样重大。注意安全,听从指挥就行。”
     暮云则从学术角度分析了项目的价值,并承诺会帮晨曦准备好所有可能用到的药品和防护用品。
     陆砚京看着屏幕里眼神坚定、充满渴望的女儿,最终一锤定音:“去吧。爸爸支持你。记得每天报平安。”
     出发那天,全家人在视频里为她送行。
     晨曦穿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晒黑了些,眼神却格外明亮,充满了即将踏上征程的兴奋与使命感。
    喜欢。
  

第210章 团圆变成了奢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