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孙仲谋的政策,和一个名为贺公苗(贺齐)的将领,他在平定山越人叛乱的同时,还在各个山脉里建立县城统治,迁徙汉人百姓作为基础,让山越人和汉人一起生活在县城里,这种模式一开始出了不少问题,最近两年居然稳定下来了,而且这种新型的县城正在变多,正在遍布会稽山等南越山脉里。大概五年内会遍布江东的南部,不但可以稳定江东的南方,还能给孙仲谋提供源源不断的税收和兵源,解决江东以来最难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战事资源不足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这正是孙仲谋的第三招。”刘晔立刻说出了孙权的第三招,这几乎就是袁熙最想要的手段,因为袁熙在北方一直无法解决北方草原民族和汉人之间共存困难的问题,想不到孙权在江东正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看样子,我小瞧了孙仲谋。那子扬先生可有破局之法?”袁熙没时间羡慕孙权的能力了。
“答案就在谜题上!既然我说是五年内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大将军不打算在这几年破坏孙仲谋布局的这些吗?”刘晔并没有直接给出自己计谋,但是指出了其中的关键,让袁熙茅塞顿开。
“多谢子扬先生,那就请子扬先生留在汝南郡,帮舍弟对扬州进行布局,我回去安排一下各项事宜,解决完曹家,立刻南下。”袁熙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告诉了刘晔的新身份,还是袁买的郡丞。
虽然袁熙很感谢刘晔的解惑,但是袁熙可没法真的完全信任刘晔,只能让先让刘晔在汝南郡任职一段时间,考察一下刘晔,要知道,诸葛亮让干支营给袁熙关于刘晔的信息是三个字:郑国渠。
郑国渠,是指战国期间,韩国给秦国出了个建设“郑国渠”的主意,用来保证秦国的农业灌溉得到保证,提高秦国未来的粮食产量,但是会让秦国当时的东征速度减缓,甚至停止,给关东六国喘息的机会。
这一类比,就好像说刘晔是曹丕那边请来,告诉袁熙得“先南下,然后再西进”的“郑国渠”式主意,虽然诸葛亮没能找到刘晔跟曹丕直接联系的证据,但是刘晔的来向确实许都那边,而且刘晔也确实有点危言耸听,主要是让袁熙急着南下。
不过,作为穿越者,袁熙其实基本同意刘晔的谋略。要知道,郑国渠虽然是谋略,但是也只是让六国喘了口气,之后更加强大的秦国还是灭了六国。
因此,袁熙决定今年放弃进攻许都,在豫州做完初步布局,就立刻召集所有人在陈留郡开会,必须把之后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曹家灭亡之后的目标。
说白了,就是袁熙需要一个更大的攻略计划,这些是当前必须的,因此在这之前他找来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算是给这两个他最看好的谋士出了个大题目:天下统一。
喜欢。
第382章 更大的攻略计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