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卸了劲。有个天兵干脆把画戟往地上一插,当作挂葱油饼的架子;还有个天将解下披风铺在地上,招呼大家围坐在一起分食蒸笼里的吃食;连最开始举着画戟喊“抓妖猴”的将官,都捧着碗酸梅汤,和汉子碰了个杯。
擀面棍也不闹了,乖乖地滚回我手里,只是棍身上沾着不少糖渣和面粉,像个刚偷吃完的顽童。我摸着它发烫的棍身,忽然觉得它哪是什么定海神针的边角料,分明是个懂人心的精灵——知道硬打不如软劝,知道再顽固的天兵,也抵不住热乎吃食的诱惑。
“其实啊,”汉子啃着个蟹黄包,含糊不清地说,“俺老孙早看出来了,你们不是真心想抓俺。”
胖天兵正塞了满嘴莲蓉馅,闻言点头如捣蒜:“谁说不是呢!天庭的差事哪有这儿快活,又有吃又有喝,还不用听玉帝唠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是,”李天王喝了口酸梅汤,打了个饱嗝,“要我说,这蟠桃宴也该换换花样,别总摆那些仙果,弄几笼饺子多好。”
唐僧笑着摇头:“天王有所不知,这饺子最讲个‘团圆,需得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才香。就像此刻,你们虽为公务而来,却能放下纷争,共食一笼蒸饺,便是难得的缘分。”
大家听了,都纷纷点头。有个天兵提议:“不如咱们结拜吧!以后在天庭照拂着点猴哥,在凡间就来这饺子铺聚聚!”
“好主意!”汉子拍着桌子站起来,金箍棒往地上一顿,“俺老孙先敬大家一杯!”
一时间,铺子里觥筹交错,仙酒混着酸梅汤,笑声裹着食物香,连迷宫的土墙都仿佛被这暖意融化了,渐渐变得透明。擀面棍在桌上滚来滚去,把掉在地上的饺子皮都扫到一起,像是在收拾残局。
等日头偏西,天兵天将们该回天庭了。他们一个个吃得肚滚腰圆,临走时还不忘打包:李天王要了十笼蟹黄包,说给哪吒当点心;胖天兵揣了袋糖包,惦记着给家里的小仙童尝尝;连最严肃的将官都拎着两壶桂花酒,红着脸说要给玉帝“换换口味”。
汉子把他们送到门口,忽然想起什么,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个圈:“以后想找俺老孙,就往这圈里扔块桂花糕,俺保准能收到。”
李天王笑着点头:“放心,少不了你的酒!”
唐僧则递给我一串菩提子,说是能让擀面棍更灵验。“你看,”他指着渐渐散去的迷宫,“有时化解纷争的,未必是神通,或许只是一笼热乎的饺子,一根淘气的棍子。”
我握着那串菩提子,看着擀面棍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忽然明白老君留下它的用意。定海神针能撑天定海,可它的边角料却懂,最该定住的不是天地,而是人心——是让剑拔弩张的人坐下来,尝尝热乎饭;是让各怀心思的人停下来,聊聊家常;是让所有的戾气,都在烟火气里慢慢化了。
后来,擀面棍还是天天立在灶台上,只是越来越淘气。有回王母娘娘偷偷来吃饺子,它故意把糖包掉在她的裙摆上,气得王母想打它,却被流心饺的香味留住;还有次土地公来蹭饭,它趁其不备,把他的胡须缠在椅腿上,害得土地公拽了半天才解开,却笑得合不拢嘴。
而那些天兵天将,真的常来。有时是轮休时偷偷溜下凡,有时是借巡查的名义来打包,每次来都要跟擀面棍斗斗嘴,再被它塞一嘴好吃的。他们总说,这云栈洞的饺子铺,比南天门的凌霄殿热闹多了。
我依旧每天揉面、蒸饺,看着擀面棍在铺子里跑来跑去,看着来往的神仙食客为一口热乎饭露出笑容。原来洪荒世界里,最动人的不是毁天灭地的神通,而是一根会淘气的擀面棍,一笼冒热气的饺子,和一群愿意为了烟火气,暂时放下纷争的人。
就像那日迷宫里,擀面棍绊倒天兵时,他们嘴里骂着“破棍子”,脸上却带着笑;就像李天王坐在蒸饺笼上时,虽烫得嗷嗷叫,却舍不得放下手里的饺子。这些热热闹闹的瞬间,藏着三界最温柔的道理——天大地大,不如一碗热汤;神通再大,不及一口热饭。
喜欢。
第686章 擀面棍闹迷宫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