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缓缓对准夜空,“据说能看见星轨的颜色——红色是能量紊乱,蓝色是平衡。”
张兴东俯身透过目镜,玄色长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星图,那些用朱砂标记的节点突然亮起:“它能捕捉到星轨的能量波,就像天宫的‘测天仪。”他直起身时,镜片里的紫微星突然爆出紫色光团,“裂隙正在扩大,必须在黎明前修复。”
他们在天文台的地下室找到了星轨节点的入口。那是块刻着星芒图案的石板,与叶卡捷琳娜的胎记完全吻合。张兴东将玉印按在石板中央,叶卡捷琳娜则将手掌覆在玉印上,星芒胎记与石板的图案融为一体。
当两人的能量注入石板时,地下室的墙壁突然浮现出无数星轨纹路,像一张巨大的网。张兴东开始吟诵古老的星咒,他的声音在石室内回荡,每个音节都让星轨纹路亮一分;叶卡捷琳娜则用银链的星芒坠子沿着纹路游走,将紊乱的红色能量拨向蓝色节点。
“快完成了。”当红光全部转化为蓝色时,石板中央突然裂开道缝隙,露出里面流动的紫色星尘——那正是星轨裂隙的核心。张兴东将玉印推入裂隙,叶卡捷琳娜的星芒胎记发出最后的光芒,与玉印的紫晶合二为一,裂隙在一阵耀眼的光芒中缓缓闭合,石板上的星芒图案化作永恒的印记。
“成功了。”叶卡捷琳娜脱力地靠在石壁上,看着张兴东的身影在光芒中变得有些透明,“但你也要离开了,对吗?”
张兴东点头,玄色长袍上的云纹正在逐渐消散:“星轨修复后,我的能量也该回归紫微垣了。”
四、跨越六百年的告别
离别前夜,叶卡捷琳娜在庄园的舞厅里为张兴东弹奏《星光奏鸣曲》。古老的三角钢琴在烛光中泛着暗红色的光泽,音符像碎星般在空气中跳跃。张兴东坐在对面的丝绒沙发上,手中摩挲着那枚玉印,目光始终停留在她的指尖。
“这是我祖母教我的曲子。”她停下弹奏,指尖悬在琴键上,“她说音乐是跨越时空的语言,就像星轨的振动。”
张兴东起身走到她面前,从袖中取出个锦盒:“这是‘紫微砂,用星轨裂隙的星尘凝结而成。”他打开锦盒,里面的粉末在烛光下泛着紫色微光,“将它混在颜料里,画下的星图会永远保持能量共振。”
叶卡捷琳娜接过锦盒,指尖触到盒沿的温度,仿佛还带着他的气息。她解下胸前的银链,将星芒坠子放在他掌心:“这是霍华德家族的信物,背面刻着我们的星芒印记。当你看到它,就会想起在伦敦的雾里,有个女孩曾与你共修星轨。”
张兴东的指尖轻轻抬起她的下巴,雾蓝色的眼眸在烛光中像盛满了星尘。当他的唇覆上 hers 时,舞厅的落地窗突然被月光照亮,窗外的紫微星与室内的烛光连成一片,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古老的橡木地板上,像一幅凝固的油画。
黎明时分,叶卡捷琳娜在天文台的穹顶下醒来,身边的石板上放着那盒紫微砂,张兴东已经不见踪影。但望远镜里的紫微星正散发着柔和的蓝光,星轨的颜色全部变成了平衡的蓝色,像是在诉说昨夜的圆满。
五、星芒与权杖的永恒
多年后,叶卡捷琳娜成为了大英博物馆的馆长。她在东方馆为那枚龙纹玉印设立了单独的展柜,旁边摆放着家族流传的星芒银链复制品,展签上写着:“六百年的星轨约定,连接东方与西方的能量共鸣”。
每年紫微星最亮的夜晚,她都会带着紫微砂来到威尔士的天文台,用它调和颜料,画下当晚的星图。那些画作后来被称为“星轨共鸣系列”,画中的紫微垣总笼罩着层淡淡的雾蓝色光晕,看过的人都说“像有双眼睛在星空中凝视”。
七十五岁那年,叶卡捷琳娜在整理手稿时发现了张新的素描——画的是天文台的穹顶下,她与一个穿玄色长袍的男人并肩看星,男人的手腕上挂着那枚星芒银链,旁边用古英语写着:“星轨会记得所有相遇”。画的角落,有个小小的龙纹玉印图案,与展柜里的文物一模一样。
临终前,叶卡捷琳娜让侍女将那盒紫微砂撒在了伦敦塔的石板上。据说那晚,塔下的星芒印记重新亮起,与夜空中的紫微星产生了最后的共鸣。而在她的墓碑上,除了姓名与生卒年,还刻着一个淡粉色的星芒图案,与霍华德家族的族徽并排而立。
后来,有人在拍卖会上看到了一枚带着星芒坠子的银链,链坠背面刻着东方的龙纹。据说买下它的是位东方收藏家,每当紫微星升起时,链坠就会发出淡淡的蓝光,像在回应某个跨越了六百年的约定。
而在遥远的天宫,玉皇大帝张兴东的案头总放着一枚雾蓝色的星芒坠子。每当他处理完三界事务,就会拿起坠子对着紫微垣的方向,指尖拂过背面的印记,仿佛能透过六百年的时光,触到伦敦雾里那个灰蓝色眼眸的女孩。
或许爱情本就如此,无关乎地域的阻隔,无关乎时空的距离,只关乎能量的永恒共鸣。就像那枚龙纹玉印与星芒银链,就像紫微星与伦敦的雾,只要星轨还在运转,印记还在闪耀,有些约定就会跨越轮回,在时光的长河里,绽放出比星光更永恒的光芒。
喜欢。
第671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和英国美女叶卡捷琳娜之间的爱情故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