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台缓缓盘旋。她最后一次抬手,五指如拈花般轻轻落在弦上,所有弦音瞬间收歇,只余一缕极细的余音,如游丝般飘向天际。随着余音消散,那些彩蝶忽然同时振翅,化作点点星光,落回筝身的珠贝上,让星象图案重新归于沉寂,而那层白雾也如退潮般散去,露出玉瑶略带潮红的脸颊。
她抬手拭了拭额角的薄汗,指尖刚离开琴弦,便见一只未及消散的蓝蝶停在她的碧玉簪上,翅膀轻轻扇动,与簪头的珍珠流苏相碰,发出细碎的声响。玉瑶微微一笑,对着蓝蝶吹了口气,蝶翅轻颤,化作一道蓝光,融入她的指尖。
“好一曲《云游曲》!”西王母的声音从云端传来,带着笑意,“三百年前,你弹此曲,意在抒发天地之阔;如今再弹,却多了份万物共生的慈悲,可见这三百年在人间历练,果然没白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玉瑶起身行礼,水绿纱裙随动作扬起,如一朵盛开的碧荷:“娘娘谬赞。凡间有云,‘乐由心生,臣女这三百年看遍人间悲欢,方知音符不仅能摹写天地,更能映照人心。”
原来,三百年前,玉瑶因一曲《广陵散》弹得过于刚猛,震碎了东海龙宫的珊瑚屏风,被西王母罚去人间历练,不许动用仙法,只以凡身弹筝为生。在江南水乡,她见渔翁晚归时的炊烟与暮色相融,便学会了让音符带着烟火气;在塞北大漠,她听驼铃与风沙共舞,便懂得了让弦声带着苍凉感。如今重回仙界,她的指法里既有仙家的灵动,又添了人间的厚重,才让这《云游曲》有了化蝶绕梁的奇景。
众仙散去后,太上老君留下与玉瑶论乐。他指着仙筝笑道:“你可知,方才化出的蝴蝶中,有三只并非凡蝶,而是上古‘音灵所化?它们认主,往后你弹奏时,它们自会常伴左右。”
玉瑶俯身细看,果然见筝弦的缝隙里藏着三只极小的蝴蝶,翅膀透明如蝉翼,正随着残留的弦音轻轻颤动。她指尖轻轻一点,三只蝴蝶便飞起来,落在她的指尖,翅膀上渐渐浮现出“宫、商、角”三个古字。
“音由心生,境由音造。”太上老君捋须道,“你三百年前的琴技,胜在技法精妙,却少了份‘留白;如今指尖有了分寸,知道何时该疾,何时该缓,方能让音符有了灵性,化作蝴蝶飞走。”
玉瑶望着指尖的音灵蝶,忽然明白——所谓“玉瑶式”的琴技,从不是刻意追求化蝶生雾的奇景,而是当指尖的技法与心中的意境相融,音符自然会拥有生命。就像此刻,她未动琴弦,指尖的音灵蝶却扇动翅膀,发出了比刚才更清透的鸣响,引得台边的水洼又泛起涟漪,涟漪中,竟映出了人间江南的小桥流水。
此后,琅嬛台成了天庭最热闹的地方。每日清晨,玉瑶都会在此弹奏,她的指法愈发炉火纯青:弹《秋风辞》时,弦上会结出薄薄的白霜,霜花落地化作秋菊;弹《春江花月夜》时,筝身会漫起江水般的清波,清波里游着半透明的锦鲤;而最让人惊叹的,仍是那曲《云游曲》,每当弹至高潮,彩蝶便从弦上纷飞而出,与天上的流云、地上的花草共舞,让三界都知晓,瑶池有位古筝仙子,指尖能生万物,音符可化生灵。
有次,东海龙王特意来求一曲,说三百年前被震碎的珊瑚屏风始终未能复原。玉瑶为他弹了一曲《沧海笑》,指尖的音灵蝶带着音符飞入东海,三日之后,龙王派人来谢,说海底长出了一片新的珊瑚林,每株珊瑚上都开着会唱歌的小花,花的形状,竟与玉瑶弹筝时的指尖一模一样。
玉瑶站在琅嬛台上,望着远处的云海,忽然想起人间的一位老琴师曾对她说:“弹琴如做人,太刚则易折,太柔则无力,刚柔相济,方能弹出真意。”她低头抚过“流霜”仙筝的弦,指尖的音灵蝶轻轻振翅,带起一阵清越的弦鸣,这一次,没有化蝶,没有生雾,却让听到的神仙都想起了自己心中最柔软的角落——或许,这才是“玉瑶式”琴技的真谛:不是让音符变成万物,而是让万物都听懂音符里的心意。
喜欢。
第661章 瑶台筝音化蝶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