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5章 记者风采荣耀家族[1/2页]

冰阳之歌 河子文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记者风采回放,家族丰碑凝聚。
     ——题记
     黄河水在晨雾中泛着粼粼波光,远处传来货船的汽笛声,惊醒了冰阳村栖息在芦苇丛中的白鹭。冰儿站在窗前,将银色的记者证别在藏青色西装外套上,金属扣与珍珠纽扣碰撞出清脆声响。这是她成为《冰阳纪实》栏目首席记者的第三年,每次重大采访前,她仍会不自觉地摩挲证件背面的凹凸纹理——那是父亲亲手为她镌刻的34;以笔为剑,以心为盾34;八字箴言。
     车载电台里正播放着晨间新闻,关于冰阳港自贸区建设的讨论声中,冰儿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收紧。后视镜里,摄像机包、三脚架和录音设备整齐码放在后座,像等待出征的战友。今天要采访的周氏集团,在当地几乎是传奇般的存在:从1978年推着板车卖馒头的小作坊,到如今拥有三家上市公司的商业帝国,这个跨越四代人的家族企业,藏着改革开放以来最鲜活的民营经济发展史。
     穿过镌刻着34;厚德载物34;的汉白玉牌坊,占地百亩的周氏工业园跃入眼帘。主办公楼采用新中式设计,飞檐斗拱与玻璃幕墙相映成趣。当保安查验完采访证件时,冰儿注意到岗亭边立着的青铜鼎,鼎身铸满《朱子家训》的铭文,斑驳铜绿诉说着岁月痕迹。
     34;让您久等了。34;温润的男声从旋转门处传来。身着深灰西装的周明远快步走来,腕间的沉香木手串随步伐轻响。这位周氏集团第四代掌舵人不过三十五岁,却已有超越年龄的沉稳,眼角细纹里沉淀着创业的艰辛与荣光。他身后跟着的秘书,手中捧着的皮质文件夹边角磨出包浆,显然是常年使用的旧物。
     在总裁办公室,整面落地窗将黄河全景纳入视野。周明远亲自为冰儿斟茶,青瓷杯中碧螺春舒展如雀舌。34;其实我更想聊聊我的祖父。34;他摩挲着办公桌上泛黄的记账本,纸页间夹着的粮票早已褪色,34;这是1983年的账本,那年他用卖馒头攒的钱,买了第一台和面机。34;
     车间参观从传统面点生产线开始。身着白色工装的工人正在操作智能蒸箱,蒸汽升腾间,老技师李建国指着墙上的照片讲述:34;这是1995年的场景,那时候我们还是用砖砌的土灶,周老爷子每天凌晨两点就来揉面,面粉袋破了,他浑身雪白还在笑。34;冰儿举起摄像机,镜头扫过陈列柜里的老式擀面杖,与旁边的3D食品打印机形成奇妙对比。
     最震撼的是冷链物流中心

第285章 记者风采荣耀家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