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柳镇杨柳村,楚、程、李三大姓氏中,合作牵手,为村队建设协作共赢致富家园。
在李氏家族中,我的姥爷就是李氏子弟,情暖黄土地,爱家爱国,黄河情暖……
——题记
在杨柳镇杨柳村,楚、程、李三大姓氏曾长久以来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他们既有着各自的家族传统和利益,又在这片土地上相互依存。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村队的建设,三大姓氏放下成见,合作牵手,共同致力于打造协作共赢的致富家园。而在这其中,李氏家族的底蕴和贡献尤为引人注目。
李氏家族在杨柳村扎根已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村中那座古朴而庄重的李氏宗祠,便是家族荣耀与传承的象征。李氏宗祠坐落在杨柳镇大集主街东侧,位置显眼又独特,平日里,大集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宗祠却如一位沉稳的长者,静静地矗立在一旁,见证着集市的喧嚣与繁华。
我作为李氏家族的外甥,当然也是李氏家族的一员,从小和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对李氏家族有着深厚得难以割舍的感情。姥爷没有男丁,只有母亲一个女儿,我作为他们的外甥,他们倍爱我这个不安分的小男孩。
我的姥爷作为李氏子弟,一直是家族中备受尊敬的人物。他情暖黄土地,一生都深爱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同时也秉持着爱家爱国的情怀。姥爷常说,黄河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也孕育了李氏家族的精神。
我自小在姥爷姥姥身边长大,对李氏宗祠有着特殊的感情。那座宗祠坐落在村子的一隅,青砖灰瓦,飞檐斗拱,远远望去,犹如一位身着古朴长袍的智者,透着一股沉静而威严的气质。宗祠的大门高大厚重,由坚实的木材制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双龙戏珠恰似活物一般,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云纹图案细腻流畅,如同灵动的溪流蜿蜒其间,彰显着工匠的高超技艺。两侧的石狮子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宛如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宗祠的安宁。
走进宗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祖宗牌位。牌位上刻着李氏祖先的名讳,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承载着家族的兴衰荣辱。正中间供奉着家族中最为德高望重的祖先,他的牌位比其他的都要高大一些,象征着他在家族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宗祠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大门、仪门、享堂和寝堂。仪门上方的匾额字迹苍劲有力,记录着宗祠的历史和家族的荣耀,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诉说着往昔的岁月。享堂宽敞明亮,木质的梁柱粗壮结实,支撑起整个建筑的重量,恰似巨人的脊梁,坚韧而可靠。梁柱上绘制着精美的彩绘,色彩鲜艳,图案丰富,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有寓意吉祥的花鸟鱼虫,仿佛一幅幅灵动的画卷,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在我印象中,姥爷总是会在祭祀仪式开始前,认真地整理着自己的衣冠,眼神中透着一种敬畏和庄重。他会带领着家族中的男丁们,依次向祖宗牌位上香、磕头,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而女眷们则在一旁静静地观看,她们的脸上同样写满了虔诚。
祭祀仪式结束后,家族中的长辈们会在宗祠的大厅里讲述家族的历史和传统。姥爷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会从李氏家族的起源讲起,讲述祖先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开垦荒地,如何与其他家族和谐相处,如何在困境中坚守家族的尊严。
他说,李氏家族的祖先们从黄河流域迁徙而来,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传统,在杨柳村落地生根。在漫长的岁月里,家族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但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波折与挑战,而每一步都离不开姥爷姥姥的培育。记得高考那年,我遭遇了失利,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感觉未来一片迷茫。那段时间,是姥爷姥姥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给予我鼓励和支持。姥爷虽然没有太多华丽的言辞,但他那坚定的眼神和温暖的手掌,让我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
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选择了自学函大。那段日子艰苦而充实,姥爷姥姥总是在我学习到很晚的时候,为我端上一杯热茶,给我讲一些家族中先辈们努力奋斗的故事,激励我坚持下去。
后来,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记者。然而,命运却再次对我露出了残酷的一面。在我做记者时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姥姥离开了我们。记得那是我一次外出采访时,姥姥悄然离去。当我得知消息匆忙赶回来时,只看到了姥姥安静的遗容。我因为采访在外,没有来得及见姥姥最后一面,也没有送她上路,这成为了我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遗憾。
姥姥的离去,让我的心中空了一大块。曾经,她那温暖的怀抱,慈祥的笑容,还有那些关切的唠叨,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姥姥都倾注了无尽的爱。小时候,她会牵着我的手在宗祠旁的花园里玩耍,给我讲着古老的家族故事;长大后,在我遇到困难时,她总是默默地在背后支持我,给我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工作,成为了诗人、作家、编剧,又随着时代的发展涉足自媒体领域,最终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这一路走来,每一个身份的转变,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我
第189章 杨柳村故事:李氏宗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