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族血脉里,众堂哥暖秋和堂嫂翠晓生育了七个闺女。
这是二十世纪中国计划生育篇章里一个特写。
作为家族里的文人墨客,在这儿,为家族里的女儿国记上一笔。
违背计划生育政策,堂哥与堂嫂乐意接受罚款。
堂哥有木工手艺,不缺钱,缺的是男丁,没有男孩就断了香火……
如今的女儿国国王的暖秋哥嫂有福,孩子都出嫁了,堂哥堂嫂做了姥爷姥姥喜庆乐呵悠闲自在。
最让他们骄傲的是在海南飞机场上班的老七乐乐了,乐乐已结婚生子,有了可爱无比的双胞胎……
幸福美满乐哉悠哉,计划生育的年代已去不复返,现代生育三胎又要奖励了……
看人间烟火血脉融情……
——题记
一、时代浪潮中的坚守
二十世纪,计划生育政策如同一座无形却又坚实的堡垒,规范着每个家庭的生育走向,暖秋和翠晓所在的家族,也毫无例外地被卷入这股时代洪流之中。暖秋,凭借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在十里八乡颇负盛名,日子虽不算大富大贵,却也过得有滋有味。然而,在家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里,“延续香火,非男丁不可”的思想,如同巨石般沉甸甸地压在他和家人的心头。
暖秋与翠晓成婚之后,便满心期待着能迎来家族男丁的呱呱坠地。每一次怀孕,翠晓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一次能给暖秋和整个家族带来一个儿子。当医生告知她腹中又是女儿时,那一瞬间,翠晓的心仿佛沉入了冰冷的深渊。愧疚感如潮水般将她淹没,她觉得自己没能完成家族赋予的使命,无法给暖秋一个儿子延续香火。她不敢直视暖秋的眼睛,害怕看到他眼中的失望。
可当她将那粉雕玉琢的小生命抱在怀里,看着女儿那紧闭的双眼、小巧的鼻子和粉嫩的嘴唇,母爱的本能瞬间被点燃。她深知,无论外界如何看待,这些女儿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是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贝。
当翠晓腹中孕育着第七个小生命时,计划生育干部多次登门劝说。干部一脸严肃又带着几分无奈地说:“暖秋、翠晓,计划生育那可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你们得顾全大局啊。你们瞧瞧,这都已经有六个闺女了,再生一个,经济压力不说,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哟?”
翠晓的心乱如麻,她低头看着自己隆起的肚子,手轻轻抚摸着,仿佛在安抚着肚子里的小生命。她知道干部说的是实情,家里已经有六个孩子,生活的压力着实不小,再生一个,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而且,违反政策还得面临罚款,这对家庭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一想到要打掉这个已经在自己肚子里孕育了几个月的小生命,翠晓的心就像被无数根针深深刺痛。这是她的孩子啊,她能感受到小家伙在肚子里的每一次胎动,那是生命的律动,是与她血脉相连的证明。她怎么忍心亲手扼杀这个小生命呢?
她偷偷看向暖秋,看到丈夫蹲在地上,闷头抽着烟,那沉默的背影让她心疼。她知道暖秋也在纠结,一方面是家族对男丁的期盼,一方面是对孩子的不舍。翠晓咬了咬嘴唇,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不管怎么样,她都要留下这个孩子。哪怕未来的日子再艰难,她相信一家人齐心协力,一定能挺过去。
终于,第七个女儿乐乐呱呱坠地。当听到那清脆的啼哭声,翠晓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这一次,泪水里既有初为人母的喜悦,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但她看着襁褓中皱巴巴的小脸蛋,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把这七个女儿都好好养大,让她们成为有出息的人。
二、爱与希望的滋养
岁月悠悠,在暖秋和翠晓的精心呵护下,七个女儿如同春日里争奇斗艳的花朵,各自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大姐宛如家中的主心骨,性格沉稳的她,自小便主动帮着父母操持家务,照顾妹妹们。每天清晨,翠晓总会看到大姐忙碌的身影,她在厨房中穿梭,为一家人准备热气腾腾的早餐。翠晓心中满是欣慰,也有些心疼女儿小小年纪就如此懂事。她常常想,大姐就像自己的贴心小棉袄,帮自己分担了太多的家务。
夜晚,翠晓看着大姐细心地为妹妹们掖好被角,才安心睡去,她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她知道,孩子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依然相互关爱,共同成长,这是她最大的安慰。
二姐对暖秋的木工手艺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在一旁聚精会神地看着父亲操作。翠晓看着父女俩一起专注于木工活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温暖。她希望二姐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有所成就,将来有一技之长,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三姐则沉醉在书本的世界里,对知识充满了强烈的渴望。每次看到三姐拿着奖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跑回家,翠晓都觉得无比骄傲。她深知,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她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供三姐读书,让她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四姐活泼开朗,就像个小太阳,总是能用她的乐观向上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每当家里气氛有些压抑时,四姐总能用她的笑话和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翠晓看着四姐,心中满是欢喜,她觉得四姐就是家里的开心果,让这个家充满了欢声笑语。
五姐心灵手巧,擅长手工编织,为家人编织出的围巾和手套,既温暖又漂亮。翠晓戴上五姐编织的围巾,感受着那细腻的针法和女儿满满的爱意,心中觉得无比温暖。她知道,五姐是个心思细腻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家人的爱。
五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结识了一位善良且有担当的男子。当男子决定成为上门女婿,居家做了儿子时,翠晓的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她为五姐能找到这样好的归宿而高兴,女婿的善良和担当让她放心地将女儿交给他;另一方面,她又觉得有些愧疚,觉得是因为自己家想要个儿子的想法,才让女婿做出这样的决定。但看到女婿真心实意地融入这个家庭,对女儿疼爱有加,对自己和暖秋也孝顺无比,翠晓心中的愧疚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欣慰。
六姐文静内向,却有着一颗细腻的心思,总能在家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最贴心的关怀。有一次,翠晓生病卧床,六姐默默地承担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她细心地端来温水,给妈妈喂药,还轻声安慰妈妈,让她安心养病。她为妈妈熬煮的营养丰富的粥,每一口都充满了女儿的孝心。翠晓看着六姐忙碌的身影,心中感动不已,她觉得自己何其幸运,能有这样贴心的女儿。
而最小的乐乐,仿佛集全家的宠爱于一身。她聪明伶俐,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闪烁着灵动的光芒,笑起来如同春日里最灿烂的阳光,温暖着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每当乐乐奶声奶气地叫着“妈妈”,扑进她怀里时,翠晓的心都被融化了。她看着乐乐,仿佛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延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尽管暖秋凭借木工手艺,让家庭衣食无忧,但要养育七个女儿,压力依然不小。每天,看着暖秋天还没亮就扛着工具出门做工,直到夜幕降临,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翠晓的心中满是心疼。她知道,丈夫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而她自己,也一心操
第168章 家族里的女儿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