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6日,夜,星光璀璨。我在海岛工作室继续撰写我的《》。想起白天和妻子一起置办年货的情景,喜乐景象,暖意人间。
笔下心声,想起了我的二姑。
二姑的一生——苦、累、无奈……
本来,爹想把二姑介绍到他的部队,在部队成家……
只可惜奶奶给她说了婆家,一个贫穷的婆家……
每年中秋节和春节,我都去看望我的二姑。
二姑离我们家30公里的黄河滩区大堰村,就在黄河水边……
二姑一辈子生育四个孩子,二男二女……
一边种地,一边做弹棉花生意,为了生活,二姑清苦了一辈子……
到头来,无奈服毒自杀非正常死亡,享年76岁,遗憾终生……
——题记
第132章:二姑的苦乐年华
一、寒夜思绪
2025年1月26日的夜,繁星点点,静谧地洒落在海岛工作室的窗外。我坐在桌前,白天与妻子置办年货的温馨画面仍在脑海中盘旋,可笔下却不由自主地追溯起二姑那满是沧桑的一生。
二姑的人生,充斥着无尽的苦累与无奈。爹原本打算把二姑带进他所在的部队,让她在那里安稳成家立业。然而,奶奶却为二姑定下了黄河滩区大堰村的一门亲事,男方家境贫寒,从此二姑便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启了艰辛的人生旅程。
二、姑的青春剪影
二姑年轻时,那可是村子里出了名的俊俏且灵动的姑娘。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往腰间一甩,精气神十足。她的眼睛明亮而聪慧,笑起来的两个酒窝,仿佛藏着无尽的温柔与热情。她绣得一手好花,针法细腻,配色巧妙,村里的姑娘媳妇们都爱围着她,讨教绣花的技巧。二姑总是耐心又风趣地分享,从丝线的挑选到花样的构思,毫无保留。有一回,年轻的翠儿学绣花时针法混乱,二姑笑着打趣:“翠儿啊,你这针法,咋像那调皮的娃娃在布上乱跑哟!”惹得众人一阵欢笑,翠儿也红着脸跟着笑,在二姑的指导下,翠儿的手艺进步飞速。
那时的二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听爹讲述部队里的生活,那整齐的军装、严明的纪律,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二姑的心蠢蠢欲动。她渴望走出小村庄,去见识广阔天地,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在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二姑的想法大胆又独特。她不仅跟着村里老裁缝学裁剪,很快就能做出漂亮合身的衣服,还跟着教书先生识字读书,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领略着不同的风土人情。
二姑的歌声更是悠扬动听,劳作之余,她坐在田埂上一展歌喉,那山歌在田野间飘荡,仿佛能驱散所有疲惫。村里的小伙子们常找借口来听她唱歌,其中,姑父被二姑的美丽、聪慧和开朗深深吸引,目光总是追随着二姑。
然而,命运的轨迹因奶奶的决定而改变。奶奶出于对二姑未来安稳生活的考量,为她定下这门亲事。尽管二姑满心不舍与不甘,但在孝道为先的年代,她还是顺从了安排,嫁给姑父,在黄河滩区的大堰村扎根。
三、姑与村民的互助及冲突
婚后,二姑迅速融入村子生活,成为大家口中热心善良的代表。农忙时节,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抢收抢种。有一年,隔壁李大爷家突发变故,家中壮劳力生病,庄稼面临错过收割期的困境。二姑得知后,立刻带着姑父和稍大些的淡定,放下自家农活,前去帮忙。
二姑干活又快又利落,一边挥舞镰刀,一边安慰李大爷:“李大爷,您别着急,咱们加把劲,肯定能赶上。”李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二姑,你们一家可真是好人呐!”
可这时,同村的赵三嫂却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哼,二姑,你这么积极,是不是盼着李大爷家以后多帮衬你家呀?”二姑一愣,停下手中动作,抬起头,眼中满是真诚与不解:“赵三嫂,您这话从何说起?咱都是一个村儿的,谁家没个难处,互相帮衬不是应该的吗?您家要是有事儿,我也一样会帮忙呀。”赵三嫂却不依不饶:“说得好听,我看你就是爱出风头,就显你能耐。”
二姑微微皱眉,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她认真地说:“赵三嫂,我二姑做事,向来凭的是良心,大家生活都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您要是觉得我做得不对,您可以不帮忙,但别在这里说风凉话,耽误大家干活。”周围的村民们听了,也纷纷指责赵三嫂:“赵三嫂,二姑一片好心,你别瞎挑刺儿。”“就是,大家都在忙,你这样可不好。”赵三嫂被众人说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嘟囔着转身走了。
农闲时,村里妇女聚在一起做手工活,二姑弹棉花的手艺堪称一绝。她弹
第132章 二姑的苦乐年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