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场酒的时间[2/2页]

独断大明 官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丝毫不敢慢怠。
     张筠扶起朱栩,看着他醉醺醺模样,还是第一次,转头看向孙承宗等人,微笑道:“免礼,孙阁老,秦老将军以及马将军,夫人,本宫来安置,你就先回吧,若还有其他事情,皇上醒了,会召见你。”
     孙承宗知道朱栩之前就有安排,抬手道:“是,臣告退。”
     张筠看向马祥麟与张凤仪,道:“你们的房间已经安排好了,待会儿有人带你们去,老将军本宫也会妥善安置,你们放心。”
     马祥麟夫妇自然不会反驳,连声道:“是,臣等谨听娘娘吩咐。”
     张筠微微一笑,命人准备热水毛巾,将朱栩与秦良玉都小心的架了出去。
     在朱栩醉酒的时候,更多的总兵相继进京,江.西的左辅,江.苏的吴襄,湖.广的洪承畴,浙.江的杨肇基,山.西的鲁钦等等,几乎在一天之内,都入了京。
     毕自严不插手军务,孙传庭去了朝鲜,靖王,汪乔年忙着督政院,大理寺,所有的军务都推到了孙承宗与兵部身上。
     相比‘新政,‘军改其实并不复杂,朝廷有绝对的能力控制地方所有军队,孙承宗要做的,就是说服一些关键人物,比如秦良玉,熊廷弼,曹文诏等这样手握重兵又是一方巨擘或者朱栩亲信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军改是依照朱栩的想法来的,但主要操刀的是孙承宗与兵部,他们在其中附加了太多的东西,充斥着‘制衡,不乏有削弱地方兵权,甚至是军队实力,以确保社稷绝对安稳的意图。
     这些朱栩都看在眼里,但他没有明说,他的想法注定与孙承宗等人冲突,这种冲突还是无可调和,他们不会赞同,还势必引起君臣对峙!
     孙承宗,申用懋等人心里同样很清楚,他们的‘军改大略没有达到朱栩的预期,可他们不能低头,否则江山不稳,社稷有危。
     这种冷对抗一直在悄悄的进行,谁都没有点破。
     孙承宗等人一直在用各种办法,想要造就既成事实,以迫使朱栩放弃一些可怕的念头。
     正逢朱栩醉酒,孙承宗与申用懋等人,马不停蹄的接见各地总兵,软硬兼施,以迫使他们赞同现在的‘军改策略。
     熊廷弼在辽东脱不开身,没有入京,曹文诏还在山.西练兵,秦良玉在宫里,孙承宗能说服的人,相当有限。
     陕甘等六省的总兵,基本上以秦良玉马首是瞻,东南沿海的一般看向曹文诏,北方的大部分算是孙承宗的老部下,但因为熊廷弼在辽东多年的关系,态度也有些模棱两可,是以,孙承宗与兵部能说服的人,相当有限。
     在朱栩没有明确表态之前,一些人的心思也不会跟着孙承宗走。
     ‘军改一时间陷入僵局,让孙承宗等人颇为头疼,忧心忡忡。
     与此同时,归化城。
     林丹汗看着尼克鲁,神色冷肃,道:“你是说,明人将开战日期推到了四月十五?”
     尼克鲁神色凝重,道:“是。据安达山台吉的信,明朝正在进行庞大的革新,所以没有精力顾及,只得推迟到十五。”
     林丹汗坐在那,脸色不由变幻起来。
     离四月一号只有几天,这些日子,他们察哈尔风声鹤唳,小心谨慎,没想到明朝居然推迟开战了。
     这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一支军队的士气非常重要,你说战便战,说推迟就推迟,形同儿戏,这是大忌!
     虽然这对明朝不利,可对察哈尔来说也是煎熬,他们要一直紧绷的防备,何日是个头?
     尼克鲁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看着林丹汗,道“大汗,这段时间决不能放松,若这是明朝的计策,我们就上当了。”
     林丹汗也是知兵之人,神色稳重的道:“这个本汗知道。但我们不能一直等着……你说,我们能否先发制人?”
    喜欢。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场酒的时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