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6章 去贪污之名[2/2页]

锦绣人间 十七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道:“父皇,儿臣有本奏!”
     他从怀中取出奏章,双手捧上了玉台。
     景和公公上前来,将奏章取走,送至宣庆帝的跟前。宣庆帝目光放缓了一些,拿起奏章,但只看了几页,就蹙起了眉头:“信之,你这是什么意思?”
     “有罪必罚,有冤必伸。”朱信之拢着手,神『色』恭敬,表情肃穆:“咱们东陆的朝廷上,一向是黑白分明。既然如今已找到了真正贪污的元凶,那么,就应该为当初被冤枉的人洗雪冤屈。经查,冉成林当年指证泰安郡主贪污白银五万两一事,纯属污蔑。冉成林的小妾有交代,冉成林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报与泰安郡主的私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冉成林打着泰安郡主的幌子,向商贾要钱。但这笔钱最后送到了何处,账簿上已有明断。泰安郡主并未贪污,理应还给她清白。”朱信之缓缓说。
     正大光明殿本就宽大,众人安静得呼吸可闻,只听见朱信之的声音在殿中回响,带着渺渺的回音。
     “泰安郡主已死,这事就算了。”宣庆帝合上奏章,已有不悦之『色』。
     朱信之道:“人虽死了,却不应让她背负莫须有的污名,还请父皇三思,为泰安郡主正此声名。只此贪污一条,她杀人是铁证,其他罪名都是铁证,不会改变什么。”
     “信之!”见他如此坚持,宣庆帝脸上挂不住,语气更重:“她是叛臣!”
     “有冤,就应该洗清,不管她是叛臣,还是忠臣!”朱信之抬起头,看着高高在座的宣庆帝:“父皇教导儿臣,不是一直都说,做人要是非黑白皆有明断吗?”
     宣庆帝看着他,像是不认得自己的儿子,放在龙椅上的手紧紧握住了把手。
     景和公公见宣庆帝怒了,连连给朱信之打眼『色』,十分担忧。
     朱信之无所畏惧的站着:“请父皇三思!”
     满朝文武皆是愕然,看着朱信之,又看看宣庆帝,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朝廷法度,不应混淆视听,父皇此举正是诏令天下:我东陆律法言明,犯罪者,无一能逃脱;清白者,自有公正抚慰,绝不偏倚。”朱信之掷地有声。
     父子两人对视片刻,半晌,宣庆帝『揉』着眉心:“中书令!”
     “臣在!”中书令忙站了出来。
     宣庆帝一字一句道:“拟旨,昭告天下,冉成林贪污,证据确凿,虽已身死,仍行鞭尸之刑罚。孟庆元、孟庆春作为贪污的巨头,即刻革职查办,收押天牢,秋后问斩!去泰安郡主贪污之名,以示天下刑罚之公正!”
     他说完便拂袖而起:“散朝!”
     景和公公跟在宣庆帝身后,看了一眼朱信之,不由暗暗捏了把冷汗。
     宣庆帝走了,众臣也得跟着走,蔡明和与乔岳西都留下,一左一右的看着僵立在原地的朱信之,纷纷叹气:“王爷,你这又是何苦跟陛下置气?”
     “我不是置气。”朱信之淡然开口:“我只是坚持心中的正义罢了。”
     “那你又为何不开心?”蔡明和不解。
     案子都破了,陛下也答应为泰安郡主正名,王爷却还是这个表情。
     朱信之看他:“我该很高兴吗?数十万两白银,要是拿来填充国库,该有多少百姓免于疾苦,可惜,都进了贪官的口袋。”
     蔡明和拱了拱手:“好在陛下圣明,如今算是太平啦。”
     “蔡大人累了好多天,早点回去歇着吧。”朱信之微微颔首,放软了声音劝慰。
     蔡明和走了,乔岳西却没走。
     他看着朱信之摇头:“王爷,你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却因此惹怒了陛下不说,方才在朝廷上,多少人恐怕已将王爷列为裴党,王爷这是得不偿失。”
     “清者自清。”朱信之道:“我还是那句话。”
     乔岳西叹了口气,做了个揖,快步追蔡明和去了。
     朱信之看见两人的身影远走,站在宫门口停住了脚步。回头看这座宫城,他的眼里『露』出了几分『迷』茫之『色』:
     蔡明和说他不开心,他确实不开心。
     今日父皇有点让人失望。
     他原本以为,既然已经查明了真相,那么,顺理成章的为泰安郡主去贪污之名,并不是什么难事。父皇的犹豫、愤怒、不满和不愿都尽收眼底,让他心神巨震,一时间,心里生出了很多忌惮,不由有点难受。
     突然间,他甚至对泰安郡主的死产生了怀疑。
     既然贪污是冤枉的,会不会,其他罪名中也掺杂着很多水分呢?
    喜欢。
  

第166章 去贪污之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