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更擅长表演而非幕后工作。
常规相信专业事务应由专业人士完成,但一时也难以确定合适人选。
朱国良自告奋勇接手寻找工作,却因毫无头绪而苦恼。
常规提醒他,需寻找一位类似纪录片导演的专业人士,并强调对方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能力,还必须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两人意识到,由于缺乏经验,这项任务仍需深思熟虑。
朱国良听完对方的话,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即陷入深思。
“我想到了一个人,他的风格或许符合你的需求。
”说完,他抬起头,语气严肃。
“是谁?”常规立刻露出期待的表情。
“郑小龙导演,可能你不熟悉这个名字。
”朱国良继续说道,“不过,他的作品你应该看过,《大明后宫传》。
”
常规瞬间回忆起这部广受欢迎的剧集,确实是出自这位导演之手。
这部剧在香江堪称现象级。
“他最近在家休息,前几天提到很想尝试纪录片导演的工作。
”朱国良补充道,“我觉得邀请他应该没问题。
”
“原来是个电视剧导演啊。
”常规语气平静。
“没错,但他很有耐心。
《大明后宫传》是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的。
通常拍一部戏只需要半年。
”
这不仅对制作方是考验,对导演自身更是巨大的挑战。
制片方能在五年内无回报坚持投入,足见其魄力。
而郑小龙作为导演,在长达五年的拍摄中承受了巨大压力。
常规自己当导演时,拍半年就感到难以承受,而郑小龙却一拍就是五年。
在他看来,郑小龙具备足够的毅力完成任务。
“你跟他提过这件事了吗?”常规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没,之前我并不了解这些情况。
”
朱国良心中暗自祈祷不要被误解,于是试探性地提议让郑小龙考虑加入他们的团队。
常规则显得冷静淡然,直接建议由郑小龙主动联系他们,或者由朱国良亲自拜访,认为这样更有效率。
朱国良明白常规的顾虑,但承认自己的确行事不够果断,索性决定亲力亲为解决问题。
拨通电话后,郑小龙迅速接听,两人间的熟稔关系显而易见。
朱国良带着笑意说明来电目的,郑小龙调侃他难得清闲,显然彼此间关系融洽。
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朱国良严肃表明寻求帮助的意图,而郑小龙也表现出乐于助人的态度。
进一步沟通中,朱国良坦诚地提到新计划——进军综艺节目领域,语气充满自豪。
面对郑小龙的好奇提问,朱国良解释道,尽管主业是电影制作,但他们正开拓全新的业务方向,即打造本地前所未有的综艺节目品牌。
“说来话长,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讲。
”朱国良感到事情复杂,难以简短说明。
这件事若详细解释,朱国良需要讲述的内容实在太多。
“你对我们的提议感兴趣吗?我们老板希望你能担任综艺节目的导演。
”朱国良语气严肃,态度认真。
“抱歉,大哥,我对综艺节目究竟是什么都还不太明白。
”郑小龙此刻显得哭笑不得。
喜欢。
第416章 哭笑不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