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常规思索片刻,缓缓答道:“机会摆在眼前,我就抓住了它。
     我发现大众对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这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深耕的方向。
     消费并非浪费,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既然人们热爱娱乐,我便决心探究他们真正的需求,从而打造符合大众期待的作品。
     ”
     1969年
     常规坦言观众对电视剧的喜爱程度超乎想象,尤其是香江电视台的热播剧更是引发了热烈关注。
     然而,他很快意识到拍电视剧的成本和时间投入远超出预期。
     就在那时,他敏锐察觉到电影行业的潜力,认为这将是一条充满前景的道路。
     尽管当时资金短缺、设备匮乏,甚至连团队都未完全组建,但他始终坚信未来属于电影。
     初创阶段的电懋公司经历了无数挑战。
     常规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感慨自己能够坚持下来实属不易。
     在他看来,成功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老天爷总会通过各种方式考验一个人的决心与毅力。
     面对困境,他建议求助于银行或信赖的朋友,因为真正的友谊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支持。
     当被问及首次拍摄影片的经历时,常规兴致勃勃地讲述了一些有趣细节。
     助手小麦则在一旁仔细记录着每一个要点,为后续整理提供素材。
     常规初次执导电影时,趣事层出不穷。
     他回忆道:“初试身手时,人人都会想‘我不行。
     我也不例外。
     ”彼时,常规并非科班出身,对电影拍摄知之甚少。
     然而,多位资深导演助他成长,这份情谊令他铭记于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谈及选角,常规有独到见解。
     “观众常夸我选角精准,其实我有自己的原则。
     ”尽管如此,他的标准并不复杂。
     他认为,演员需深入理解角色内涵,并对其怀有尊重。
     “无论角色身份高低,都要用心诠释。
     ”为此,他在选角时格外慎重。
     一次选角经历让常规记忆犹新。
     某次,他计划让杨桃出演一名女乞丐,但杨桃得知角色后直接婉拒。
     不少女演员也因角色形象而却步。
     1971年
     朱国良和常规费了不少口舌,才让杨桃同意参加试镜。
     “到时候过来试试吧,我也想看看你是否适合这个角色。
     ”试镜当天来了十几个女孩,最终最合适的还是杨桃。
     常规若有所思地说:“杨桃的气质很独特,这个角色非她莫属。
     ”朱国良在一旁也点头表示赞同。
     但杨桃内心依然抗拒扮演女乞丐。
     “为什么我要演一个乞丐?说实话,我真的不明白。
     ”她坦言,“你们能给我的角色有很多,但这个乞丐的角色,我真的不想演。
     现在大众对我的印象不错,我不想破坏这种好印象。
     ”
     杨桃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曾有女演员因接演不符合公众预期的角色而遭到批评甚至排斥。
     客观来说,杨桃的形象确实与乞丐差距较大。
     “我认为演员最重要的是演技,只有演技好才能赢得观众。
     ”常规平静地说,“不知杨桃女士是否认真研究过剧本?”
    喜欢。
  

第394章 气质很独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