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短短三日后,日币升值3.4%,霍曜以30倍杠杆豪赌身家,操作规模达1200亿港币,三天获利超40亿!港奥两地居民无不震惊!
     40亿只是账面数字,需扣除税费和手续费,但短短三四天内,霍曜的资产翻倍,实在令人咋舌。
     如今,人们每天紧盯美元与日币汇率,只为估算他的财富值。
     这一消息迅速扩散至桑国、等地,最终连欧美媒体也开始关注。
     更震撼的是后续发展,占米接连放出两记重锤。
     一是关于多位霍氏集团的富豪试图收买霍曜的交易员的消息,霍曜早有察觉却不动声色地设下圈套。
     他对自己判断的自信无人能及,这反而让参与的富豪颜面尽失。
     此事成为港奥居民热议的话题,霍曜被赞为天才,而那些中计的富豪则成了笑谈。
     正如所言,这些事件让马寿南怒不可遏,砸毁办公室;贺新肺几乎气炸,再次落败;叶孝礼在接受采访时也称赞霍曜是百年一遇的奇才。
     第二记重锤则是霍曜对美元日币汇率的预测:三个月内,日币至少升值20%。
     相比第一记重锤,这一预测更具冲击力,公布后引发巨大轰动。
     五国签署《协议》,旨在推动日币、马克等货币升值20%,原定目标期限为一年。
     然而,霍曜却声称只需三个月即可达成。
     这样的预测显得极其荒诞,换作他人提出,必定遭到严厉批评。
     但霍曜不同,他的观点值得慎重考量后才能反驳。
     霍曜的这一论断迅速引发关注,港岛、澳门、地区乃至桑国的媒体纷纷邀请知名经济学家探讨其可能性。
     尽管霍曜曾创造过令人震惊的金融奇迹,但面对这项看似无稽的预测,经济学家们依旧展开猛烈抨击。
     他们认为当前市场的异常波动源于《协议》刚刚签署,导致众多投资者丧失理性,盲目抛售美元。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非理 终将消退,市场也会回归正常。
     霍曜之所以作出如此大胆的预测,是为了误导投资者大量购入日币,促使日币价值飙升,随后再伺机退出获利。
     外界对霍曜预测的看法并不重要,霍氏集团内部也对此漠然视之。
     他们的唯一任务是执行霍曜的指令,而他们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使命。
     在欧美,此事并未引起强烈反响,公众仅将其视为一条新闻,对这位东方富豪的关注度不高。
     毕竟两地的财富差距悬殊,即使霍曜成为港岛首富,在国际舞台上依然默默无闻。
     但在本土,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时光飞逝,两个多月眨眼即过,新年即将到来,1986年已近在眼前。
     期间港岛虽经历了一些 ,但在占米和丁瑶的努力下得以妥善解决,无需霍曜亲自介入,他便继续留在桑国。
     他这里事务繁多,主业自然是房地产行业攻城略地。
     今村不动产已成立,表面上的负责人是今村宏次,但真正的掌控者是霍曜。
     这家地产公司由霍曜与今村宏次共同出资设立。
     霍曜持股70%,今村宏次持股20%,剩余10%用于拉拢相关资本,具体用途霍曜并不过问。
     实际上,整家公司都该属于今村宏次。
     毕竟霍曜分文未出。
     如今他虽已是百亿级富豪,但所有资金都投入外汇交易市场,根本无法抽离。
     并非陷入困境,而是资金在滚动增值。
     因此,他那70%的股份,实则是从今村集团以无息贷款形式借来的,两年内偿还即可。
     今村宏次给予如此大的支持,完全是因为霍曜值得信赖。
     那2亿港币,通过30倍杠杆变成了60亿,短短两个多月,收益已超13亿!
     起初,今村宏次计划按商业贷款方式借给霍曜,但霍曜拒绝了,只表示帮忙投资,无论盈亏都归今村宏次。
     明知能获利却仍如此,这份情谊非同小可。
     今村宏次对霍曜刮目相看。
     他是个聪明人,也明白霍曜坚持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清子,另一方面也是当前局面使然。
     尽管在外汇市场大获成功,但所有资金都被锁死。
     霍曜暂无退出打算,他对桑国地产行业兴趣浓厚,已开始布局,这笔资金从情理上讲,理应由今村宏次提供。
     于是,不等霍曜开口,今村宏次便主动提出。
     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之举。

第315章 短短三日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