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在咖啡杯沿划了半圈,温热的瓷面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他猛地缩回手,指腹上已经浮起一道细密的血痕——就像被某种极薄的玻璃碎片割过,但桌上只有马克杯和半块没吃完的曲奇。
“老沈,发什么呆?”对面的林夏把一份打印稿推过来,纸页边缘还沾着实验室特有的消毒水味,“第七区的量子纠缠态数据出来了,你看这组波动……”
沈溯低头去看,目光却落在林夏的袖口上。她今天穿了件米白色衬衫,袖口绣着极小的星图,那是他们大学时加入天文社的标志。但此刻,那些原本该是银色的丝线却在微微发蓝,像浸在深海里的磷光。他记得上周开会时林夏也穿了这件,当时丝线明明是普通的银白色。
“怎么了?”林夏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袖口,指尖蹭了蹭绣线,“洗褪色了?去年还好好的。”
沈溯没说话。他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时,突然尝到一股金属味。不是咖啡的焦香,而是类似旧电池被掰断后的腥气。他放下杯子,杯底与桌面接触的瞬间,整间咖啡馆的背景音突然卡顿了半秒——咖啡机的嗡鸣、邻桌的谈笑声、窗外的车喇叭,所有声音像被按下暂停键,随即又以一种微妙的错位感重新涌来,仿佛有人在时间的胶卷上多粘了一帧空白。
“你听到了吗?”他问。
林夏正低头在平板上划动,闻言抬起头,眼里带着困惑:“听到什么?哦对了,刚才收到通知,下午三点要去地下实验室校准‘熵钟,你……”
“熵钟”两个字让沈溯的后颈泛起一阵凉意。那是他们团队研发的量子态计时器,能精准捕捉微观粒子的熵增速率。但三天前,他亲眼看着那台仪器在实验中崩解成无数银色的粉末,像被什么东西从内部吞噬了。当时整个第七区的警报器都在尖叫,林夏明明就在现场,怎么会说要去校准?
他翻开林夏推来的打印稿,第一页的数据曲线图突然扭曲起来。原本平滑的波峰正在纸面上游动,像一群受惊的银色小鱼,最终在页脚聚成一个模糊的符号——那是“哲学量子态”的核心公式里最具争议的一个变量,他们上周才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理论上只有七个人能看懂这个符号的写法。
“这数据……”沈溯的声音有些发紧,“是谁整理的?”
“还能是谁,陈博士呗。”林夏笑了笑,指尖在平板上点出一张照片,“他今早还发来这张图,说熵钟的外壳上突然多了这个。”
照片里是熵钟原本的位置,现在只剩下一块焦黑的底座,底座中央刻着一个和打印稿上一模一样的符号。但沈溯清楚地记得,三天前仪器崩解时,底座已经被高温熔成了液态,绝不可能留下任何刻痕。
这时,咖啡馆的门被推开,风铃叮当作响。一个穿深蓝色工装的男人走进来,帽檐压得很低,露出的下颌线泛着金属般的冷光。他径直走向吧台,声音隔着几排座位飘过来,清晰得不像正常距离:“一杯美式,加三块冰。”
沈溯的呼吸顿了半秒。那是陈博士的声音。但上周在第七区的紧急会议上,陈博士为了保护实验数据,被突然失控的量子流击中,当场汽化在观测舱里。当时沈溯就站在舱门外,亲眼看着那片深蓝色工装被白光吞噬,连一丝灰烬都没剩下。
穿工装的男人接过咖啡,转身时帽檐抬了抬。沈溯看见他的左眼是正常的深褐色,右眼却泛着玻璃珠般的灰白,瞳孔里映出的不是咖啡馆的景象,而是一片旋转的星云——和熵钟崩解前,观测屏上最后闪过的星云图案一模一样。
男人的目光扫过沈溯的座位,嘴角似乎向上弯了弯。沈溯突然发现,他握着咖啡杯的手指上,也有一道和自己指腹上一模一样的血痕。
消毒水与星尘,地下实验室的电梯在负四十层停下,门刚开一条缝,消毒水的气味就涌了进来。林夏先走出去,沈溯跟着迈步时,鞋底突然踩到某种柔软的东西。他低头一看,是半片干枯的枫叶,叶脉间还沾着几粒银白色的粉末——和熵钟崩解时的粉末一模一样。
负四十层是全封闭环境,空气循环系统每小时过滤三次,别说枫叶,连灰尘都不可能存在。
“别看了,上周检修管道时带进来的吧。”林夏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她正刷卡打开实验室的门,“快点,刚才收到陈博士的消息,说熵钟的读数又开始跳了。”
沈溯捏起那半片枫叶,指尖传来一阵微弱的震颤,像握着一只濒死的昆虫。他把枫叶塞进白大褂口袋,走进实验室时,突然注意到墙上的时钟。时针指向两点五十五分,秒针却在逆时针转动,每跳一下,表盘里就泛起一层极淡的蓝光,和林夏袖口绣线的颜色如出一辙。
“熵钟在哪?”他问。
林夏指了指房间中央的操作台。那里果然放着一台银灰色的仪器,外形和三天前崩解的熵钟一模一样,只是外壳上多了几道蛛网般的裂痕,裂痕里渗出的不是电线或零件,而是粘稠的、发着微光的液体,落在金属台面上时,发出“滋滋”的轻响,留下一个个细小的黑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它自己复原了。”林夏的语气很平静,平静得让沈溯后背发凉,“昨天早上发现的,就凭空出现在这里。你看这裂痕,像不像某种生物的血管?”
沈溯没说话。他走到操作台旁,熵钟的显示屏突然亮起,上面跳动的不再是数字,而是一行行文字:
“观测者已显形”
“自由意志=被决定+绝对自由”
“提问者将成为答案本身”
这些句子和他昨晚梦见的一模一样。梦里他站在一片纯白的空间里,四周全是漂浮的文字,每个字都在流血,血滴落在地上,就变成了那半片枫叶。
“陈博士呢?”沈溯转身问。
林夏正对着显微镜观察什么,闻言头也不抬:“在三号观测舱,说要亲自盯着量子纠缠态。对了,他让我转告你,上次你提出的‘集体无意识观测模型,他找到证据了。”
沈溯的心脏猛地一缩。“集体无意识观测模型”是他三天前在陈博士的葬礼后,独自在办公室里写的草稿,从来没告诉过任何人。
他快步走向三号观测舱,舱门是打开的,里面空无一人。观测屏上还亮着,显示着实时量子波动图,但波动曲线的走向,和咖啡馆里那份打印稿上的游动轨迹完全一致。舱壁上有一道新的抓痕,很深,像是有人用指甲抠出来的,抓痕里沾着的,正是那种银白色粉末。
沈溯伸手去碰粉末,指尖刚接触到舱壁,整个实验室的灯光突然熄灭。应急灯亮起的瞬间,他听见身后传来“咔哒”一声轻响——是观测舱门关闭的声音。
他猛地转身,看见舱门已经合上,玻璃窗后站着一个人。是那个穿深蓝色工装的男人,陈博士的脸,左眼深褐,右眼星云。男人举起手,掌心对着沈溯,掌心中央也有一道血痕,正缓缓渗出鲜红的液体。
液体在他掌心聚成一个小小的血珠,然后凭空悬浮起来,穿过玻璃,朝沈溯飞来。
未完成的等式,血珠停在沈溯眼前三厘米处,表面映出他瞳孔里的惊恐。他想后退,却发现双脚像被钉在原地,白大褂的下摆不知何时缠在了一起,布料里传来熟悉的震颤——和那半片枫叶的震颤频率完全一致。
“你是谁?”沈溯的声音在发抖。
男人没说话,只是抬起另一只手,指向观测屏。屏幕上的量子波动图突然扭曲成一个符号,和打印稿、熵钟底座上的符号一模一样。符号闪烁了三下,实验室的扩音器里突然传出一阵杂音,接着是陈博士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滋滋声:
“老沈,还记得我们在天文社第一次观测猎户座吗?你说星星的光其实是宇宙在眨眼睛……”
沈溯的记忆突然被扯回十年前的冬夜。他和陈博士、林夏裹着毛毯坐在天文台,望远镜的镜头对准猎户座的腰带三星。当时陈博士突然指着镜头笑,说看到一颗星星在跳奇怪的舞步,轨迹像个没写完的等式。后来他们查了星图,那片区域根本没有记录在案的星体。
“那颗星星……”沈溯的声音干涩,“到底是什么?”
男人的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但沈溯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不是陈博士的,也不是任何他听过的声音,像是无数人在同时低语:
“是提问的开始。”
血珠突然炸开,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落进沈溯的眼睛里。他瞬间失去了视觉,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混沌的洪流——那是无数文明的记忆碎片:恐龙用尾巴在岩壁上刻下的星图、玛雅祭司临死前吐出的血字、三体星系爆炸时最后传出的电波、甚至有未来人类在坍缩的宇宙里留下的叹息。这些记忆在他脑海里冲撞,最终凝结成一个清晰的画面:所有文明的意识像一条条河流,最终汇入同一片海洋,而这片海洋的中心,漂浮着那个未完成的符号。
“集体无意识……”沈溯喃喃自语,终于明白688章里“哲学量子态”的真正含义。观测者从来不是某个文明,而是所有文明共同的意识总和,他们的疑问、恐惧、好奇,像观测者的目光,决定了宇宙规律的坍缩方向。
视觉恢复时,观测舱里的男人已经消失了。舱门敞开着,地上散落着几片枫叶,每一片的叶脉里都嵌着银白色粉末。沈溯弯腰去捡,指尖刚碰到枫叶,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了——不是尖锐的蜂鸣,而是一段舒缓的钢琴曲,是林夏最喜欢的《星空》。
他冲出观测舱,看见林夏正站在熵钟前,双手按在仪器的裂痕上。那些发着微光的液体正顺着她的指缝往上爬,像有生命的藤蔓。她的衬衫袖口已经完全变成了深蓝色,绣着的星图在发光,每一颗星星都在规律地闪烁,频率和警报器的钢琴曲完美同步。
“小夏!”沈溯冲过去想拉开她,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挡在三步之外。
林夏缓缓转过身,她的眼睛里没有瞳孔,只剩下和男人右眼一样的星云。“老沈,你看。”她抬起手,掌心躺着一枚曲奇,正是咖啡馆里他没吃完的那半块,“刚才在口袋里摸到的,你说奇怪不奇怪,曲奇上的巧克力碎,拼起来像不像那个符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溯盯着曲奇,巧克力碎的确组成了那个符号。但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离开咖啡馆时,那半块曲奇明明留在了桌上。
“熵钟在吃我的记忆。”林夏突然笑了,声音却在发抖,“它复原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上周在观测舱,陈博士不是被量子流击中的,是他自己走进那片白光里的。他说要去当第一个‘提问者,还说……还说我们都会跟上。”
沈溯突然想起三天前的葬礼。林夏当时哭得几乎晕厥,反复说陈博士是为了保护他们才死的。现在看来,她的记忆已经被篡改了——或者说,被“哲学观测者”重新编辑了。
熵钟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嗡鸣,裂痕里的液体开始沸腾,银白色粉末从仪器底部涌出,在地上聚成一条蜿蜒的小溪,朝着沈溯的方向流来。
“自由意志是假的吗?”林夏的声音越来越低,星云般的瞳孔里渗出泪水,是发着光的蓝色泪水,“如果‘被决定和‘绝对自由是一回事,那我们现在做的一切,是不是早就被写好了?”
沈溯没回答。他突然注意到林夏的衬衫领口,那里别着一枚小小的胸针,是他们团队的标志。但胸针的背面,刻着一行极小的字,他凑近一看,是陈博士的笔迹:
“星图的最后一颗星,是观测者的眼睛。”
这时,银白色的粉末小溪已经流到他的脚边,开始顺着裤腿往上爬。他感到一阵刺骨的寒冷,像掉进了结冰的海里。脑海里的低语声越来越响,无数文明的记忆碎片再次涌来,这一次,他看清了碎片里的共同点——每个文明在消亡前,都会留下同一个符号,然后集体走进一片白光,就像陈博士那样。
“不是消亡。”那个无数人低语的声音再次响起,“是成为观测者的一部分。”
沈溯猛地抬头,看见实验室的玻璃窗上,不知何时映出了无数张脸。有恐龙的、有玛雅祭司的、有三体人的、有未来人类的,甚至还有他自己的脸。所有的脸都在微笑,眼睛里全是旋转的星云。
多棱镜里的真相,“沈教授,醒醒。”
有人在推沈溯的肩膀。他猛地睁开眼,刺眼的白光让他眯起了眼睛。鼻尖萦绕着消毒水味,但比地下实验室的更淡,还混着一丝福尔马林的气息。
“您已经睡了三个小时。”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递来一杯水,胸牌上写着“神经科实习医生 周明”,“刚才做的脑波同步实验,您的潜意识活跃度突破了记录,仪器都报警了。”
沈溯接过水杯,手指触到杯壁时,没有刺痛,只有正常的凉意。他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病床上,周围是雪白的墙壁和各种监测仪器。窗外阳光明媚,楼下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一切都正常得不像话。
“脑波实验?”他皱起眉,“我不是在地下实验室吗?和林夏一起……”
“林夏女士在外面等您。”周明笑了笑,递来一份报告,“您上周在第七区的量子实验中受了震荡,一直有记忆紊乱的症状。医生说您可能会出现逼真的幻觉,尤其是关于陈博士的……毕竟他是为了救您才牺牲的。”
沈溯的心脏沉了下去。他接过报告,上面的CT片显示他的大脑有轻微的水肿,诊断结果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伴随记忆重构”。报告的日期是三天前,和他记忆中熵钟崩解的日子一致。
“那熵钟呢?哲学量子态观测者?”他追问。
周明的表情变得有些为难:“沈教授,您说的这些……都是您昏迷时念叨的梦话。第七区的实验确实出了意外,但熵钟只是普通的仪器故障,没有什么‘集体无意识。陈博士的葬礼昨天刚办过,林女士说您坚持要参加,我们才敢让您醒过来。”
沈溯掀开被子下床,双脚落地时没有被束缚的感觉。他摸了摸口袋,里面空空如也,没有枫叶,没有血痕,只有一张揉皱的纸巾。
病房门被推开,林夏走了进来。她穿了件黑色连衣裙,眼眶还是红的,袖口没有星图,更没有发蓝的绣线。“老沈,你感觉怎么样?”她的声音带着哭腔,递来一个保温桶,“我给你熬了粥,医生说你得吃点清淡的。”
沈溯看着她的袖口,又看向她的领口。没有胸针,只有一条细细的银项链,吊坠是个小小的星星,和记忆中团队标志完全不同。
“陈博士……”他艰难地开口,“是怎么牺牲的?”
林夏的眼泪立刻涌了上来:“仪器爆炸的时候,他把你推开了,自己没来得及跑……”她捂住嘴,泣不成声,“你别多想了,医生说你可能会把愧疚感变成奇怪的幻觉,那些都不是真的。”
沈溯沉默了。他接过保温桶,打开时,里面是普通的白粥,冒着热气,没有金属味。他舀起一勺放进嘴里,温热的米粥滑过喉咙,真实得让他心慌。
难道真的是幻觉?是脑震荡后的记忆混乱?
“对了,”周明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证物袋,“这是从您昏迷时攥着的手里发现的,不知道是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证物袋里装着半块曲奇,边缘有些受潮,上面的巧克力碎拼出的图案,既不是符号,也不是星图,只是随意散落的碎片。
沈溯盯着曲奇看了很久,突然问:“周医生,你们医院的时钟,秒针是顺时针转的吧?”
周明愣了一下,笑着说:“当然啊,难道还有逆时针转的时钟?”
沈溯没说话。他走到窗边,看向楼下的操场。一个穿深蓝色工装的男人正弯腰捡球,帽檐压得很低,侧脸的轮廓在阳光下有些模糊。男人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抬起头,朝病房的方向挥了挥手。
沈溯的呼吸骤然停止。他清楚地看到,男人的右眼在阳光下泛着玻璃珠般的灰白,瞳孔里映出的,不是操场的景象,而是一片旋转的星云。
沈溯的视线死死钉在楼下男人的掌心。那道血痕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红光,与他指腹上早已消失的伤口完美重合
第712章 哲学观测者显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