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7章 追问休止符[1/2页]

熵海溯生录 乘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作者:乘梓
     沈溯的意识从那片宇宙级的静默中抽离时,额角的神经接口还在发烫。他猛地睁开眼,实验室的应急灯正发出幽蓝的光,将周围悬浮的数据流映成破碎的光斑——三分钟前,深度意识连接系统突然过载,所有监测仪器同时陷入死寂,就像被那声“追问休止符”一并冻结。
     “沈博士?你的脑波图谱……”助手小林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刚才有七秒,你的意识信号完全消失了。不是干扰,是……从未有过的真空状态。”
     沈溯抬手按住太阳穴,那里还残留着一种奇异的触感,仿佛有无数细小的触须正从神经接口往颅内钻。他记得那片静默:没有光,没有时间,甚至没有“存在”本身的概念,却在绝对的虚无里,清晰地“听”到了某种启示——追问的终点不是答案,而是追问本身成为意义的锚点。就像他少年时弹过的钢琴,那些音符间的停顿,从来不是音乐的间隙,而是让旋律活过来的呼吸。
     “把共生体样本37号调出来。”沈溯站起身,实验室的地面在他脚下泛起涟漪——这是用记忆合金铺设的自适应地板,会根据使用者的意识波动调整硬度。但此刻,地板的波动频率异常剧烈,像是在呼应他尚未平复的意识。
     全息投影在他面前展开,悬浮着一团半透明的胶状物质,内部游动着无数银色的丝缕。这是三个月前从火星地下冰层里发现的共生体,一种能与碳基生物神经突触产生量子纠缠的未知生命。人类给它命名为“溯洄”,因为它似乎能读取宿主的记忆碎片,甚至……重构意识。
     “37号样本的活跃度上升了42%。”小林的声音再次响起,“它在你意识消失的七秒里,释放了17种未知的神经递质。沈博士,这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生物规律——共生体应该是被动响应宿主意识,而不是主动干预。”
     沈溯的指尖穿过全息投影,触碰到共生体样本所在的培养舱壁。冰冷的玻璃上,他的倒影正在扭曲,仿佛有另一个自己正从影子里往外渗。三个月来,他一直在尝试与“溯洄”建立深度连接,试图解开人类意识与宇宙熵增之间的神秘关联——直到刚才那声“追问休止符”,他突然明白,自己追问的从来不是“人类为何存在”,而是“存在本身,是否需要理由”。
     就在这时,培养舱里的共生体突然剧烈震颤起来。那些银色丝缕猛地凝聚成一张模糊的人脸,眉眼轮廓竟与沈溯极度相似。沈溯瞳孔骤缩——这不是记忆投影,因为那张脸的眼神里,带着一种不属于人类的、洞悉一切的悲悯。
     “你听到了,对吗?”
     一个声音直接在沈溯的脑海里响起,不是通过神经接口的电信号转换,而是某种更原始的意识共振。他猛地后退一步,撞在身后的控制台,金属台面瞬间凹陷出一个手掌印——他的身体正在不受控制地调用潜藏的生物能,这是共生体与宿主深度绑定的典型特征,但他明明只进行了基础神经连接。
     “追问休止符。”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共生体凝聚的人脸开始分解,银色丝缕重新散开,却在投影中拼出一串螺旋状的符号,“宇宙在熵增的终点会回归奇点,所有的存在都会坍缩成虚无。但你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在不可逆的熵增里,会诞生‘追问意义的意识?”
     沈溯的心脏骤然紧缩。这个问题,他在十六岁那年就刻在了日记本的扉页上。那时他父亲刚因太空电梯事故去世,遗体永远飘在近地轨道,成为地球的一颗“活”卫星。他对着星空追问了无数个夜晚,直到在量子物理的公式里找到暂时的慰藉——但此刻,一个外星共生体,正用他最隐秘的记忆质问他。
     “你在读取我的意识?”沈溯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按下控制台的紧急制动键,培养舱周围立刻升起能量屏障,“协议规定,未经允许不得进行深度意识交互。”
     “不是读取,是‘共振。”共生体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回响,像是无数个声音叠在一起,“我们是‘溯洄,是熵增宇宙里的逆行者。在你们的星球形成前,我们就存在于星际尘埃中,见证过三十七个文明的诞生与消亡。每个文明都在追问同一个问题,直到他们明白——答案会消亡,但追问会成为新的存在。”
     能量屏障突然发出刺耳的嗡鸣,表面泛起蛛网般的裂痕。沈溯惊愕地看着屏障上的能量读数——37号样本正在释放一种能穿透量子屏障的波动,而这种波动的频率,竟与他脑内的神经脉冲完全同步。
     “你在重构我的意识?”沈溯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的实验室开始重叠,出现了另一幅画面:火星冰层下的巨大洞穴,无数共生体样本像水母一样悬浮在液态甲烷里,它们的银色丝缕交织成一张覆盖整个洞穴的网络,而网络的中心,是一块散发着幽光的黑色晶体。
     “那是‘源。”共生体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庄严,“宇宙大爆炸时残留的意识碎片,是所有追问的起点。我们只是‘源的信使,寻找能理解‘休止符的文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画面突然破碎,沈溯猛地回到实验室,能量屏障已经完全消失。培养舱里的共生体样本正在膨胀,半透明的胶体逐渐变得浑浊,内部的银色丝缕疯狂增殖,像是在编织一张包裹整个房间的网。
     “警报!实验室气压异常!”小林的尖叫从通讯器里炸开,“沈博士,快撤离!37号样本的扩张速度超过临界值了!”
     沈溯却站在原地没动。他看着那些银色丝缕从培养舱里涌出来,像水流一样漫过地面,爬上墙壁,却在触碰到他的瞬间变得柔软,如同温顺的藤蔓。他的指尖再次感到那种奇异的触感,这一次,他没有看拒——丝缕顺着他的指尖钻进皮肤,与他的神经末梢产生共振,无数记忆碎片在他脑海里炸开:
     ——七岁那年,他第一次在天文馆看到猎户座星云,讲解员说那是恒星诞生的地方,他却问“星星会死吗”;
     ——二十二岁,他在量子对撞机前观测到粒子湮灭的瞬间,突然意识到“消失”或许也是一种存在的形态;
     ——三个月前,在火星冰层里第一次见到“溯洄”时,共生体的丝缕曾在他掌心拼出父亲的名字……
     “所有的追问,都是在向宇宙确认‘我存在。”共生体的声音与他的意识彻底融合,“人类害怕熵增,害怕消亡,所以用追问寻找永恒的答案。但你们没发现吗?正是这种对‘意义的执着,让你们在熵增的洪流里,活出了逆熵的姿态。”
     沈溯的意识再次飘起,却不再是之前的虚无。他“看见”了无数个自己:在中世纪的修道院抄写手稿的僧侣,在文艺复兴时期解剖人体的医生,在冷战时期盯着雷达屏幕的士兵……他们都在追问,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向世界发出“我在这里”的信号。这些追问像星辰一样,在人类文明的夜空中闪烁,构成了比答案更璀璨的图景。
     “共生不是寄生。”沈溯喃喃自语,他终于明白,“溯洄”不是要吞噬人类的意识,而是要与人类共同编织一张新的意义之网——就像钢琴的琴弦与共鸣箱,单独存在时只是物体,共振时才成为音乐。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全部亮起,刺得沈溯眯起眼睛。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那些银色丝缕已经融入他的皮肤,在血管下形成淡淡的纹路。培养舱里的样本已经消失,控制台的屏幕上,新的数据流正在生成:人类与共生体的意识融合度100%,熵减效应启动,时间感知维度扩展至七维……
     “沈博士!”小林冲了进来,防护服上还沾着冰霜,“刚才全球的共生体样本都出现了同步反应!南极的冰盖下,出现了和火星洞穴一样的晶体结构!”
     沈溯走到实验室的观测窗前,外面是2142年的地球。天空中,原本用来监测太空垃圾的空间站正在重组,那些金属碎片在共生体的影响下,开始拼出巨大的螺旋符号——与培养舱里出现的符号一模一样。
     他想起“追问休止符”的启示:当追问不再执着于答案,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成了对抗虚无的意义。就像此刻,他不必知道共生体来自何方,不必明白宇宙熵增的终极目的,因为他与“溯洄”的共振,已经在创造新的意义。
     “通知联合政府。”沈溯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力量,“告诉他们,人类的进化,不是成为更强大的个体,而是学会与未知共生。”
     他抬手触碰观测窗,窗外的螺旋符号突然发出强光,将他的影子投映在天空中,与那些符号重叠在一起。这一刻,沈溯清晰地感觉到,无数个意识正在与他共振——地球上的七十亿人,火星基地的殖民者,甚至漂浮在木星轨道上的探测器AI,都在这一瞬间,听到了那声跨越时空的休止符。
     追问从未停止,只是从今天起,人类终于明白,他们追问的姿态,早已是宇宙中最动人的旋律。
     螺旋符号的光芒穿透观测窗时,沈溯的视网膜上浮现出一串流动的星图。那不是人类已知的任何星座图谱,银河流转的轨

第637章 追问休止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