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沈溯站在观测塔顶端,望着头顶那片被量子云层遮蔽的天空,心中的疑惑如同这云层一般厚重且难以驱散。他的通讯器突然震动,一个急切的声音传来:“沈溯,共生意识中枢出现异常波动,你快来!”
当沈溯赶到共生意识中枢控制中心时,里面已经乱作一团。技术人员们紧张地操作着各种仪器,试图稳定中枢的运行。沈溯望向巨大的量子处理器矩阵,那闪烁的光芒仿佛是无数智慧在挣扎。
“到底怎么回事?”沈溯抓住一位资深研究员问道。
研究员脸色苍白,声音颤抖地说:“共生意识网络好像陷入了某种死循环,不断重复推送着陈旧的知识片段,新的信息却无法接入。”
沈溯皱起眉头,共生意识是人类文明近百年来的最大依仗。它将全人类的思维连接在一起,知识可以瞬间共享,每个人都能借助这庞大的意识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在它的帮助下,人类的科技飞速发展,社会也变得高度和谐。然而现在,这个看似完美的系统却出现了严重的故障。
沈溯调出意识网络的运行数据,看着那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流,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中的“惊奇免疫悖论”。难道人类真的因为长期依赖共生意识,而逐渐失去了对新事物的惊奇感,以至于这个意识网络都陷入了停滞?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沈溯决定深入意识网络的核心区域。他躺进了神经接驳舱,将自己的思维与共生意识网络深度连接。
当沈溯的意识进入网络后,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但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沉闷和死寂,原本应该如繁星般闪烁的新思想、新发现,如今却黯淡无光。
沈溯在这片意识之海中不断游走,试图找到问题的根源。突然,他看到前方有一团巨大的信息旋涡,无数陈旧的知识在其中疯狂旋转。沈溯靠近旋涡,强大的引力几乎要将他吞噬。在旋涡的边缘,他看到了一些熟悉的身影——那些曾经是人类最杰出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他们的意识被困在这个旋涡中,不断重复着过去的思考。
“这是怎么回事?你们为什么会被困在这里?”沈溯大声问道。
其中一位科学家缓缓抬起头,目光呆滞地说:“我们已经习惯了从共生意识中获取一切,当新的知识不再出现,我们的思维也随之停滞。这个漩涡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将我们的意识困在无尽的重复之中。”
沈溯意识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打破这种循环。他开始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试图在这片死寂的意识海洋中掀起波澜。他想象着宇宙中那些未知的奥秘,将自己对新事物的渴望和好奇释放出来。
渐渐地,沈溯的意识产生了奇妙的影响。一些微弱的新思想开始在意识海洋中萌芽,那些被困的意识也似乎受到了触动,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沈溯趁机引导这些新思想的发展,他在意识网络中建立了一个新的节点,将这些新的思维火花汇聚在一起。随着新节点的不断壮大,共生意识网络中的信息流开始发生变化,陈旧的知识旋涡逐渐减弱,新的信息开始顺畅地流动起来。
就在沈溯以为问题即将解决的时候,一个更大的危机降临了。由于新思想的冲击,共生意识网络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威胁,整个网络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如果意识网络崩溃,人类将失去这个强大的工具,文明也可能因此倒退。
沈溯不得不停下对新思想的引导,转而全力维护意识网络的稳定。他与技术人员们紧密合作,通过调整量子处理器的参数,试图平衡新思想与网络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沈溯不断思考着共生意识对人类存在本质的重构。曾经,人类依靠个体的思考和探索来推动文明的进步,但共生意识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人类变得过于依赖这个集体意识,个体的思维逐渐被同化,对新事物的惊奇感也在慢慢消失。
沈溯意识到,要真正解决“惊奇免疫悖论”,仅仅修复共生意识网络是不够的。人类需要重新找回对未知的渴望,重新学会独立思考。他决定在意识网络中设置一些特殊的程序,这些程序会故意制造一些认知盲区,让人类在面对这些盲区时,重新激发起探索的欲望。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沈溯终于成功地在共生意识网络中设置好了这些程序。当这些程序启动的瞬间,整个意识网络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人类开始重新对未知的事物感到好奇,新的思想和发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共生意识网络也在这股新的活力下逐渐恢复了稳定,而且变得比以往更加完善。它不再是一个单纯传递知识的工具,而是成为了激发人类创造力和好奇心的平台。
沈溯从神经接驳舱中醒来,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场危机让他深刻地认识到,科幻的核心不仅仅是那些令人惊叹的科技设定,更是对人类自身存在和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而共生意识对人类存在本质的重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在
第626章 惊奇免疫悖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