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
余幼嘉,烦。
不单单是因为刚刚接手的流民。
也不单单是因为担心生意的事在威胁过淮南王世子之后没有着落。
更因为她进城嘱咐完事情后,余光一撇,瞧见了被城门开合声吸引而来的小九。
小九孤身站在一间仍有些残雪的房屋之上,远远看着城门,眼见城门再次关合,便转身消失在了余幼嘉的视线之中。
出来查看城门......
余幼嘉脑海中有些连自己都说不上来的思绪,她招手唤来五郎,嘱咐道:
“你去一趟周家,去问问他们......是不是等着城门开后,好离开崇安。”
五郎一一记下,问道:
“可是要同谢上卿说咱们能行个方便,打开城门,让他们离开崇安?”
余幼嘉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良久,才道:
“先问问。”
“若是他们真的要走......”
若是要走......
余幼嘉又一次沉默,这一次,她沉默的时间分外的长,连五郎都等到有些受不了的时候,她才道:
“算了。”
五郎便问道:
“阿姐的意思是,若是他们要走,便同他们说算了?”
这算是什么前后因果?
他怎么听不出到底是不是愿意开城门,行个方便?
余幼嘉摇头,道:
“不是,是不必去了。”
“淮南王家的两个兄弟都还在城外,有追兵探查他们的下落,若是现在放人离开,没准刚好便会对上那群人。”
虽然,以寄奴的厉害,以那些侍卫的厉害,未必会死,甚至未必会受伤。
可......
可......
可没道理,寄奴就得遭遇这些,对吧?
他已经声声说不公,不甘,她此时放他离开,便是让他给淮南王世子替死......
如此......不好。
余幼嘉回神,也拍了拍五郎的肩膀,又道:
“算了,还是去吧。”
阿姐从来没有过如此反复的时候。
五郎满脸茫然,没搞明白自己到底是去不去,便听余幼嘉又道:
“你去一趟,便说‘淮南商队引来了追兵,现在出城时机不对,余县令说他们若愿意,可以留在崇安......”
余幼嘉稍一顿语,眉眼淡然:
“如此说就行,一个字都不要改。”
五郎点头,迈步而动。
余幼嘉目送对方身影离开,方才收回视线,又对身旁随她出城的立冬嘱咐道:
“......还有,等那些流民安下身,你便带着几人多去看看她们的田地,若是有田地侍弄仔细,人品脾性也好,或干脆有一门手艺的流民,你便带着她们来见我,我若瞧了觉得可以,还是先得让她们来城内居住,加固城墙。”
崇安的地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可但凡是个聪明人,都知道人手若不足,肯定得先守重要的地方。
而城池,又肯定比平地要好守。
这也是为什么余幼嘉愿意耗费时间挑出流民中的刺头,又愿意花费积粮,稳住那些流民的原因。
崇安要守住,要兴盛,绝对不能只靠城内百来号人,而得靠新人,新百姓。
民定,则城定。
城定,则国安。
立冬与娘子军们满脸郑重,各自领命而去。
城门处再一次寂静下来,余幼嘉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也算盘了一会儿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可盘算来盘算去,她才发现,其实,没有她所想的那么多事情。
所以,她最后还是双手空空,回到了自己那一方小宅院的床铺之上。
仍是原先的小院,也还是原先的那个小耳屋。
第二百二十七章 藏头露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