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6章 真相还是谣言?帝都的动荡![2/2页]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朕闻上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拓土,一旦诸王掌控了这些地区,便可反馈大明造福百姓子民!

 外邦蛮夷的死活,三巨头是不太在意的,他们也没有这个精力去关注多想。

 大明境内的百姓子民,不少人都还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掠夺海外诸夷的资源,养活大明本土百姓子民。

 这种做法,虽然血腥残忍,但那只是对于蛮夷而言,大明反倒会因此蒸蒸日上!

 所以,三巨头同意了汉王爷的请求,甚至亲自下场制定宗藩新制度,主持诸王外放事宜。

 做这一切,不为其他,只为让大明老百姓填饱肚子。

 可是,汉王突然折了,那这新政,还能继续下去吗?

 汉王监国期间,推行了不少新政,都是利国利民的国家大计!

 但是他汉王如果当真突然暴薨,那这些新政还如何推行得下去?

 因为汉王那嚣张跋扈的脾气秉性,加之其监国汉王爷的权势地位,朝野上下才会对他又敬又怕,各项新政才得以顺利推行!

 如今,汉王薨了,何人主持新政的推行?

 太子爷吗?

 他是太子,万万不能插手其中!

 新政新政,一个“新”字,就代表了一切。

 纵观历朝历代,推行新政变法,总会伴随血腥与死亡。

 因为新政一旦推行,将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们自然会奋起反抗,这就是所谓的“守旧派”!

 说到底,一切都是因为利益!

 太子爷还只是储君,不是大明朝真正的君!

 为了稳固自己的太子大位,他绝对不能插手这新政推行!

 换句话来说,只有汉王爷这个身份特殊的王爷,才是推行新政的最佳人选!

 他朱高煦一不做皇帝,二不要贤名,三不结党营私……妥妥的孤臣楷模!

 即便他推行新政,得罪了满朝文武,最终不过只是抽身而退,前往云南就藩。

 而大明将会因为他的新政,福泽天下,造福苍生,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可是现在,汉王薨了,他们该如何是好?

 夏元吉长叹了一口气,眼眶没来由地变得湿润。

 或许在这位永乐名臣心里,他同样接受不了,汉王爷突然暴毙薨逝。

 论及私交,三巨头里面,他与汉王私交最深,也是他夏元吉最先看清汉王爷的宏图大志。

 这个朝臣畏惧怨恨、百姓爱戴尊敬的汉王殿下,从当初推行这些新政开始,就不是为了坐上那个位置啊!

 推行新政势必会得罪太多人!

 他朱高煦要是真为了夺嫡争位,那又何必去做太子爷的手中刀,为了大明得罪这些朝臣?

 更何况,他朱高煦要是真有那个野心,那继续在帝都监国,推行他的新政改朝换代便可,又何必千里迢迢地赶去北疆营救太孙?

 太孙不死,他汉王必死啊!

 而且还是……万箭穿心而死!

 一想到这儿,夏元吉有些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世人皆错看了他朱高煦!”

 “皆错看了啊!”

 北镇抚司。

 “你说什么?!”

 张軏豁然转身,难以置信地看着心腹千户。

 千户单膝跪地,泪流满面地开口道:“大人,汉王殿下……薨了!”

 “这是源自宫里的消息,太子殿下获悉消息后悲痛欲绝,宫里面都传开了!”

 张軏:“???”

 薨了?

 他怎么会薨了?

 明明走的时候人还是好好的……

 “不可能!”

 张軏暴怒,上前一把揪住千户的衣襟!

 “你给老子说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爷一向骁勇善战,身旁还有万骑精锐,怎么可能会暴薨?”

 千户被自家大人那狰狞模样吓住了,支支吾吾了半天,才终于说出了缘由。

 “太子少师夜观天象,疑似与汉王殿下有关,太子殿下赶去钦天监,从少师口中得知了汉王疑似暴薨的消息……”

 太子少师!

 姚广孝!

 张軏咬牙切齿地念叨着这个名字。

 直到此刻,他才终于明白,为何王爷临走之前,让自己盯着这个乱世妖僧!

 回想起上次汉王爷去鸡鸣寺,而后就着手准备赶去北疆,张軏终于反应了过来!

 “姚广孝!”

 “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妖僧!”

 “你去盯着姚广孝,等他出宫之后,直接抓进诏狱!”

 千户闻言大惊失色,有些惶恐不安地追问道:“大人,他可是太子少师啊……”

 “老子不管他是什么太子少师!”

 张軏满脸狰狞怒容,恶狠狠地嘶吼出声。

 “老子只想知道王爷为何去北疆!”

 “王爷此刻在北疆究竟出了什么事儿!”

 千户见状不敢再劝,只能领命而去。

 待他走后,张軏呆坐在椅子上,眼角不断有泪水滑落。

 “王爷,您放心!”

 “要是您真出了什么闪失,我一定亲手宰了姚广孝!”

 “不,杀他一人不够,我要杀光他们所有人,我让他们给您陪葬!”

第356章 真相还是谣言?帝都的动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