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5章 杨士奇:汉王殿下想拉拢我?[2/2页]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朕闻上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奇现在很确定,汉王朱高煦今日前来探监,定然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朱高煦见他这副口是心非的模样,顿时就乐出了声儿。

 “行了,老杨头,你跟老朱同志置什么气?”

 杨士奇:“???”

 啥?

 老朱同志?

 你不会是在说皇上吧?

 你可真是个不怕死的人啊!

 “汉王殿下此话何意?臣不明白。”

 朱高煦似笑非笑地扫了他一眼,随即坐到了他身前。

 “老杨头,别人说这话本王可能会信,但你说这话,本王是当真不信。”

 “你杨士奇如果甘心做个进学修德的学者大家,那你就不会是杨士奇了!”

 听了这话,杨士奇脸色微变,深深地看了一眼朱高煦。

 诚然,做个只知读书写字的学者大家,杨士奇是不能接受的。

 在他心中,有着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与目标。

 读书人读了一辈子书,如果此生毫无半点作为,那不是白来这世间走了一遭?

 所以,杨士奇以布衣之身入翰林,毅然决然地步入了朝堂。

 虽然大明朝廷没了宰相,但是大明朝廷又有了内阁!

 在杨士奇眼中,内阁本质上而言,无论是职责还是地位,都与辅佐皇帝的中书省相仿!

 既然如此,那他杨士奇有足够的信心,让内阁变成真正的中书省!

 太祖高皇帝下了禁令,废除传承千年之久的丞相制度,擅自复议者死!

 也就是说,大明朝廷不可能再出现宰相!

 但是,大明朝廷可以出现辅臣!

 将宰相的职权,从一人手中分配给三人或五人,如此一来皇上也能接受,辅臣同样能够接受,这是君臣之间互利互惠的好事。

 而这三个人,或者五个人,将来可称之为“阁臣”!

 杨士奇从踏进内阁那一日起,就暗自做了一个决定。

 他要将这内阁打造成中书省,既为皇帝减少政务负担,也为臣子争取应有的权力!

 这些念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称为野心!

 只是因为那次意外,他杨士奇现在身陷囹圄,不见出狱之日。

 即便出狱之后,也很有可能被贬谪出京,再也无法入阁。

 因此杨士奇心情很是烦躁,看向朱高煦的目光也愈发不善,只是被他隐藏得很好。

 “慢着,汉王殿下这是想拉拢我?”

 “拉拢你?我拉拢你个老货有什么用?”

 “……”

 朱高煦懒得再与他打哑谜,直接开口道:“老杨头,皇上已经出兵北伐,兵部尚书金忠却在此刻突然病重,他向本王举荐了你!”

 听了这话,杨士奇面色大变,既有忧虑也有欣喜。

 忧虑的是金忠病重,太子爷即将失去一位靠山。

 欢喜的是自己即将出狱,并且重返朝堂进入决策中枢!

 “怎么说老杨头,本王有意让你官复原职,并暂代兵部事务,你同意不?”

 没有任何意外,杨士奇如小鸡啄米般点了点头。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自己这副模样太过丢人,于是强装镇定地解释道:“北伐大计重于一切,这个时候兵部绝不能出乱子,所以臣毛遂自荐暂代兵部事务……”

 “切,傲娇的老货!”

 朱高煦对他竖了根中指,随即转身就走。

 “汉王殿下去哪儿?”

 “你等会儿,本王再去捞一个!”

第135章 杨士奇:汉王殿下想拉拢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