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六章 赠张居正[1/2页]

奋斗在嘉靖年间 青叶7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徐孝先又何尝不知道,徐阶除夕那日才派人给自己递请柬是临时起意呢。
     但既然人家伸出了橄榄枝,自己也就没有必要端着架子了。
     这种事情,自己心知肚明就好。
     当然,徐孝先也清楚,能让徐阶临时起意把自己添加进宴请名单中。
     恐怕也跟那日他与严嵩弹劾自己一事儿有关。
     尤其是嘉靖那日对自己“重重举起轻轻放下”的态度,显然让徐阶意识到了他徐孝先在嘉靖心中的重要性。
     能因为严嵩作势要弹劾他,便立刻想出和亲这万无一失的办法。
     所以说,徐阶也是一个精通钻营之道的高手。
     这个时代哪有笨人呢,尤其是到了徐阶这一个层面。
     徐孝先的目光扫过徐家喜庆热闹的厅堂。
     陆炳位高权重、朱希忠同样如是,厅堂的左手边与徐孝先等人依次而坐。
     而在右手边,则是王阳明亲传弟子聂豹。
     如今的兵部左侍郎。
     而能坐到兵部左侍郎的位置,还是因为他自己的学生徐阶所举荐。
     当然,也离不开另外一位贵人的相助。
     那就是严嵩。
     不过有一件事情却是让徐孝先百思不得其解。
     聂豹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但早年他还曾拜严嵩为师。
     可严嵩也只比聂豹大七岁而已。
     所以身为王阳明亲传弟子的聂豹,到底能从严嵩那里学到什么呢?
     专情?
     严嵩专情于欧阳氏,在欧阳氏去世后便不曾再娶。
     可聂豹前几年可是又纳了一房妾王氏,还给取名桃香。
     而这些事情,还都是徐孝先任职北镇抚司掌印镇抚后,由一脸艺术家诡秘的吴仲暗中打听到的。
     看到徐孝先的目光打量着他,聂豹也立刻远远的对徐孝先示意善意的微笑。
     徐孝先点头微笑给予回应。
     不止是聂豹,厅堂内的诸多人,在徐孝先的目光扫视过时。
     四目相对,都会立刻给予徐孝先善意且客气的回应。
     包括那位看起来颇为高深莫测的中年男子,也在自己望向他时立刻给予点头微笑的招呼。
     不因别的,只因徐孝先身为北镇抚司掌印镇抚的关系。
     只因为北镇抚司的一切都是直接秘密禀奏于嘉靖,所以徐孝先虽然年轻,但在座的还没有一位敢轻视他。
     因此,陆党的标签背后,在这些人看来,徐孝先身上还背着皇党的标签。
     陆炳、黄锦、徐孝先,应该就是最为忠心耿耿的皇党了。
     今日徐府宴席就来了两位,所以在安排接下来的宴席座次时,徐孝先毫无争议的被安排在了主桌。
     同样,今日徐府也请了戏班过来热闹,变戏法、江湖卖艺的等等,都在偌大的徐府随处可见。
     就在徐孝先跟陆炳、朱希忠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时,走进厅堂的一位年轻人,被徐阶拉着走了过来。
     “徐大人,一会儿就让他做陪,在下觉得你们年岁相差不大,应该会有共同语言的。”
     徐阶含笑继续道:“对了,《人生若只如初见》,这首词据说是你填的?
     那今日徐大人可不能吝啬如此才华,今日无论如何,我都得向你讨教一首诗词才是,可不能就这么轻易错过了这大好的机会。”
     看着徐孝先有些目瞪口呆的样子,徐阶继续道:“你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不止我听了喜欢,就是皇上也是赞誉有加。
     所以你今日可不能小气,也算是为在我这府里与各位一同留下一段佳话。
     大家觉得如何?”
     瞬间厅堂内爆发一阵喊好声。
     尤其是陆炳跟朱希忠,喊得最大声。
     徐孝先无语的看了看兴致盎然的两人:这么感兴趣,要不你们来?
     此时,徐阶也跟徐孝先介绍起了那面容严肃的男子:张居正。
     听到张居正三个字,徐孝先差点儿没惊的从椅子上站起来。
     他知道张居正深得徐阶赏识,甚至今日来时也想过,有可能会见到这位高开疯走的大明第一人。
     但也没有想到会是这般突然。
     就见到了用如同药酒似的一条鞭法,强行给大明朝廷喝下去后续命的权臣。
     “在下张居正,见过徐镇抚。”
     “徐孝先。虽是第一次见面,但徐某对张大人已是仰慕已久。”
     张居正那张样貌堂堂、颇为严肃的脸上露出一抹好奇。
     “如此还真是在下的荣幸了。”
     张居正以为是北镇抚司曾暗地里调查过他自己。
     哪里知道,徐某人只是因为比他多了一条命,才知道他张居正的。
     有了张居正的做陪,徐孝先也就不用跟陆炳、朱希忠等人说些自己一点儿都不感兴趣的闲话了。
     但跟张居正,两人之间同样也没有多少徐阶期望的共同话语。
     两人都是偶尔这个问一句,那个答一句。
     而后过了一会儿,便是那个问一句,这个答一句。
     不尴尬,但是也不熟络。
     时不时两人便会默默的望着厅堂谈笑风生的其余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宴席上,张居正既是因为徐阶的看重,同样也因为要陪徐孝先的缘故,因此也被安排在了主桌。
     随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整个宴席也就越发热闹起来。
     “对了,听徐尚书说,上元节后你打算休沐?”
     徐孝先扭头看着依然是不苟言笑的张居正问道。
     不愧是个狠人。
     前些时日的《论时政疏》在被朝廷束之高阁后,而后张居正在整个嘉靖朝,除了例行公事的上疏以外,便再也没有递上过任何奏疏。
     这份记吃又记打的隐忍狠劲,徐孝先可谓是钦佩不已。
     喝了一些酒,稍微有些上脸的张居正看向徐孝先,点了点头。
     “身体有恙,打算回家乡先养病,若是还有时间的话,便打算四处转转。”
     随即张居正深吸一口气,有的意味深长道:“终日困于翰林院,是没办法知道如今我大明朝的弊病到底在哪里,以及我们又该用何等办法来解决问题。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我看来则是这天底下最大的谎言。
     所以我更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张兄言之有理,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明疆域广袤无际,两京一十三省自是不可统一而论。
     如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坐而论道显然解决不了任何事情。
     只有亲眼目睹经历过了,才能深切体会到。
     若不然也就是按下了葫芦又起了瓢,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徐孝先侃侃而谈道。
     张居正有些诧异的看着徐孝先。
     想不到一介武夫,竟然也有这般见解。
     “徐镇抚的话让张某受教了。”
     张居正随后想了想,问道:“难道徐镇抚也有此意?
     若是如此,那么徐镇抚若是有机会前往江陵……。”
     不等张居正说完,徐孝先便摇了摇头,含笑道:“以后在想游历之事儿,如今就算是有心也无力。”
     张居正了然的点了点头。
     也确实,如今徐孝先是北镇抚司的掌印镇抚,身受皇命。
     不像自己,如今只是在翰林院蹉跎岁月。
     何况如今的朝廷又是如此的乌烟瘴气,等过几年清明一些了,或者是自己的心境适合为官了再回翰林院便是。
     此时,徐阶举着酒杯,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过来敬酒。
     朱希忠、陆炳、聂豹等人俱已经敬过。
    &n

第二百一十六章 赠张居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