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3章 抓贼抓赃[2/2页]

大山谋生1984 一度向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们家彻夜打牌不间断。
     他们抽取一定的台面费。
     他们家偷电原因肯定是因为彻夜的麻将,用了电呗。
     不过他们家只有灯,所以并没有偷到多少电,算起来也无伤大雅。
     最后一家也姓王,和王天孝还是一个太爷爷呢,也就是差不多和王大宝与王天孝关系差不多。
     和王大宝的关系要更亲一些。
     这家人偷电,王天孝开始没有明白,后面好像记起来他们是做衣服的,不知道是不是与此有关系。
     那家的女人是远近闻名的裁缝,附近人们做衣服,都会买布拿到他们家去裁剪,然后做成像样的衣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早些年也不是没有成型的衣服,但是那种衣服一般都很贵,而且很多都是码数很有限,一点点不好合身。
     反而是用布裁剪的衣服,因为是按照身体裁剪的,所以非常贴身,很受老百姓们喜欢。
     如果问问老辈人,基本每个村里都有这样一个裁缝。
     也要不了多少钱。
     王天孝不不知道这家裁缝有没有什么机器需要用电,但既然有电灯了,肯定就不用煤油灯了。
     应该是值得怀疑的对象。
     算是嫌疑人之一。
     有了三个目标,王天孝便将裁缝和薛家的人都交给王大宝处理,这两家都是小事情,稍微说下,应该就能解决问题,让他们将自己垫付的钱还给自己,顺便老老实实交电费就行。
     但是呢,曹洪家肯定要想点办法。
     那家人是出了名的厚脸皮,你要是不给抓个正着,基本是不会承认的。
     当年,王天孝有一次砍了一棵树,费劲功夫才将柴火砍好堆放在大门外,整整齐齐一大摞,本想着一个冬季都够烧了。
     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柴火竟然被偷完了,一根都没剩下。
     而且那天晚上天还下了一层小雪。
     王天孝顺着小雪上清晰的脚印找到曹洪家,他们竟然已经将柴火烧掉了很多,剩下的放到他们自己家的柴垛上了。
     非说是他们家的,不是偷的。
     气的王天孝没有半点办法。
     他这么厚脸皮,就是不承认,能怎么样呢,因为那种杏树确实是每家都有啊。
     还有一次,王天孝家里一只鸡出去了,转眼就不见了。
     找来找去在庄院周围没有找到,这时候才有人建议去曹家看看,结果跑到曹洪家,只是半个小时功夫,那鸡已经被杀掉,都已经在锅里煮个半熟了。
     就这样的人,你能拿他们怎么办。
     尤其是碰到王天孝家里这种老实人,完全就被他们欺负的没办法。
     这辈子,王天孝一直就想找机会好好收拾收拾这家人呢,既然他们送上门来,那就别怪自己对他们不客气了。
     打定主意,王天孝回到家里,找了王天信和王天义,顺便也喊上王天宝,四个人等到半夜,摸黑来到曹洪家。
     做豆腐一般是后半夜才做,所以王天孝他们开始也是微微休息半夜,等到两点多才出发。
     来到曹洪家的地坑院上面,王天孝悄悄指指下面。
     果然是电灯亮着。
     而且那豆腐房那个亮度,肯定不是二十五瓦的小灯泡,应该是六十瓦或者一百瓦的大灯泡。
     但是,王天孝觉得即使这么大的灯泡,也用不到多少电,巨大的缺口肯定来自于某个高功率的电器。
     如果没猜错,大概就是鼓风机。
     早些年庆城的人们烧火都是用柴火,烧火的工具就是风箱。
     有个歇后语叫老鼠钻在风箱里,两头受气,就是说的这个东西。
     风箱必须要一次次拉动拉杆,才能将空气不断送进锅台里面,新的风箱还好,用的时间久了,就会变得非常重,拉的人手酸胳膊疼。
     后来,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尤其是电进入千家万户后,就开始用起了鼓风机。
     取代了人工。
     不过,鼓风机大面积进入百姓家要稍微晚一两年,毕竟电费实在太贵了,大家用灯都是二十五瓦,又如何舍得用功率几百甚至是上千瓦的鼓风机。
     这个年代,人工根本不值钱。
     能用人的,就绝对不用钱。
     赚点钱是多难的事情啊。
     所以,这时候鼓风机虽然出现了,但基本都是街道的商贩,或者是饭店里用。
     曹洪这家人走州过县卖豆腐,肯定是见过卖鼓风机,也不知道从哪里学到的本事,不仅会用电,而且都能用鼓风机了。
     还真是为了偷,保持了很好的学习精神。
     “怎么办?”
     虽然王大宝是队长的,但是四个人明显以王天孝为首。
     他两个弟弟肯定是听他的,而王大宝如今对王天孝早已是言听计从,觉得他这个堂弟,如今实在是太厉害了。
     王天孝之所以喊上王天义,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来,他不想和王天义也僵持下去。
     王天义算起来,是有点虚伪,可不管这种虚伪本意如何,有时候还是愿意帮王天孝一些事情的。
     就例如王鹏当年考上大学,王天义是主动拿了五百元钱送到家里。
     就算他很快将那钱又要回去了,但毕竟解决了当时的问题。
     王天孝就是这样一个人,别人对他一点点好,他就永远忘记不了。
     就凭这个,他愿意和王天义保持一份相对稳定的兄弟状态。
     不算亲,也不算疏远。
     这样的话,两家的孩子将来也好相处。
     否则两家父母关系非常僵硬,堂兄弟姐妹们也很难相处。
     王天义家的孩子也是命运多舛。
     大儿子王天,三十多岁还是二十多岁,晚上骑摩托车撞死了,妻子也跟人跑了,留下一个儿子,和王天孝的孙子同岁,因为没有父母的管教,最后成了小混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着实可怜。
     而王天义的小儿子王空,就更不是东西。
     年纪轻轻不学好,四处赌钱,严重的时候直接将人家锁撬开,跑到人家里将里面的东西被拿出去卖了个干净,最后被关了多半年。
     也幸亏不是碰到那个关键时期,要不就凭他入户盗窃的罪责,还不知道要关多少年呢。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正因为王天义自身有点问题,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有问题,接连两个孩子都那样了,作为父母,他和妻子难辞其咎。
     王天孝想着这辈子试着去影响下王天义,看能否稍微让他变一些。
     至少,不要像现在这样自私而虚伪。
     作为父亲,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自己要保证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如果自己都没有走端,孩子自然都看在眼里,又如何有底气去教育孩子呢。
     孩子都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
     只能说,人的心态都会变化。
     王天孝刚重生的时候,看到王天义还是很生气的,想着即使他没有像王天仁那样坏,但也挺恶心。
     但随着生活逐渐进步,他慢慢心结也打开很多。
     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就发现除了王天仁确实不是好种外,其他人,都也说不上是绝对的好坏。
     或许,人都是自私的。
     只是他王天孝比别人更包容一些罢了。
     他不能要求人都和他一样,那样的话,有那么一点点的道德绑架。
     只要他自己做好就行。
     兄弟一场,宜解不宜结。
     王天孝指指对面,“去那边看看,如果他们在做豆腐,应该能听到鼓风机的声音。”
     “好。”
     几人悄悄摸过去,细心在崖边上听会。
     夜空很安静,果然很快就听到了鼓风机的嗡嗡声。
     白色的热气不断从天窗冒出来,证明豆腐窑里肯定热气腾腾,正在忙碌地干着呢。
     “我们现在下去?”王大宝问道。
     “走呗,怕啥呢。”王天信永远都是这样勇敢的样子,什么都不怕,反正有事情就喜欢冲在最前面。
     这种性格有点冲动,很多事情往往会把控不住。
     但因为能动性强,也更容易获得机会。
     王天孝对王天信进行几个月的改造,算是收住了他的脾气。
     至少不像之前那样,一点点是非观念都没有了。
     “稍微等等吧,”王天义在一旁劝阻道,“时间刚过两点多,他们还没进展到关键时刻。一锅豆腐正常需要一个半小时,等到三点左右的时候,豆腐刚好做到半截,我们进去的时候,他们想藏都没办法藏。”
     王天孝在黑夜中看了王天义,暗暗感叹。
     王天义在想事情齐全方面,果然是很有一手。
     其实王天孝也是这么想的。
     认为现在进去不太合适,没到关键的时候,假如人家刚生火,还在烧水呢,进去肯定什么都找不到。
     就像捉贼要抓脏,捉奸捉双一样。
     既然是要当场找到他偷电的证据,就要在他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去突然袭击。
    喜欢。
  

第203章 抓贼抓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