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8章 危机与危机?[1/2页]

黄皮肤与大世界 小亦木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数十万年前,大天山脉有两条相邻支脉。
     两脉当初了夏季的暖流,也挡住了冬季的寒流。
     并且大天山脉的几乎每条脉都拥有大山加护,邪祟难侵,尘土沉积,元素聚集。
     此处更是两脉包围,加护叠加,对于土壤的牵引效果比山体还略强。
     而两脉北方,更是地下富壤流经的区域。
     久而久之,两脉之间区域积累的土层越来越厚,最终成长到了和山脉几乎等高的厚度。
     一个又一个的“谷”变成了如今的“大草原”。
     原本突起的“山峰”也变成了一座座低矮的土丘。
     这里便是当今探森家口中着名的“女神的草原”。
     草原最外圈是原本的支脉山峰相连所围成的“丘墙”,而墙外则是险峻的山体崖壁。
     由于常年的风蚀、雨蚀,土层移动,变得脆弱陡峭无比。
     从远处看起来,就像一个十分近似矩形的梯形,直通高天,贯穿云雾,十分壮观。
     而草原更是美的让人醉生梦死。
     极高的海拔,安全的环境,深厚的土壤,丰富的相关元素,让这里成为了人间仙境般的存在。
     地球最美的草原在它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
     而且,据说这草原北方的尽头与“飓风高原”相连接。虽然至今没人实践成功过,但无疑又给这草原添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而这里,也是高绒兔人的家乡。
     它们的毛发旺盛美丽,不光可以抵御高海拔的低温,也能帮助他们避免昆虫叮咬。
     它们的容貌可爱柔软,无需争强斗狠,要的是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
     小六、小八也不清楚她们的祖先是怎么抵达那里的,但她们却清楚那群“平原兔人”的道貌岸然。
     平原兔人据说来源于一个“探森家”团队,最后不敌温柔乡留在了“女神的草原”。
     但,还有另一个说法。
     是那一群平原兔人利用队员协助他们抵达女神的草原,最终杀人灭口。
     并且,小六、小八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平原兔人”,是有组织有规模的在入侵。
     起初,只有一个探森家团队,从来了几名平原兔人。
     高绒兔人很友好的招待了他们。
     但是时间久了,高绒兔人就发现了彼此的不同。
     高绒兔人一年只有一次发情期,而且生活习惯随缘。
     可是平原兔人不同,他们一年八季全在发情,脾气很差,而且总是高高在上的,还有些乱七八糟的习俗要求。
     就连他们的救命恩人,他们都觉得“野蛮”。
     而且这帮家伙不光吃得多,还总污染水源,并且经常干一些强抢民女的事情。
     起初,平原兔人不多。
     高绒兔人也就无所谓了,把他们赶进了草原深处。
     但,随着抵达草原的“探森家”团队越来越多,平原兔人越来越多,并且几乎每个团队里都有平原兔人。
     这些平原兔人一抵达草原就赖着不走,而且开始建立自己的聚落,繁殖速度还快的离谱。
     不久后。
     高绒兔人的族长“病死”。
     高绒兔人成为了被鄙夷的存在,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美丽的草原也没啃的失去了原有的生机。
     终于,在某一天。
     小八、小六发现了族长的死因,也发现了大量探森家的尸体。
     她们知道太多了,她们被追杀软禁,沦为“兔王”的预备役繁殖工具。
     当然,平原兔人的计划也不会万无一失。
     终于在某一次,“毒杀”探森家的计划败露。
     而他们惹怒的,是“卡萨蛮族”的大勇士,一位实力接近4集的超强存在。
     那一夜,小六、小八和一部分族人逃离了血与火的女神草原。
     在流浪的路上,她们并不幸运,多次遭到背叛出卖,精人便是其中之一,最终导致几乎灭族。
     可以说,女神草原特有的智慧物种,如今恐怕剩的不超过三位数,甚至两位数。
     ............
     “所以说,这群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家伙,盯上了这片区域?而这次它们借的不是探森家,而是哥布林?”黎木问道。
     啧,最近是真多事啊。
     树人那边还没对策,捕奴巢穴那边也是,现在又来个平原兔人。
     自家发展,还有明天之后的各种可能危险。
     小六和小八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黎木看着两可怜的少女,轻轻拍了拍她们的肩。
     他只能尽自己所能传递安慰与温暖。
     森林本就是残忍的,各族思维模式不同,人类的善恶对错在这里已经行不通了,保留自我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好好休息休息吧,这些尸体就不用管了。”
     小六有些难过的惊讶看向黎木:“对不起,以前我错怪你了。”
     黎木笑了笑转身离开了:“放心吧,以后总有机会抓到活的,这些死了就死了。别把自己憋坏了就行。”
    &n

第128章 危机与危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