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宋庭举国投降。
     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不少人。
     此时相见依旧是两国之敌,孟祺没有任何想法,垂手直立,道:“大元使节孟祺携皇帝诏书至……”
     “悖逆狂徒,安敢如此无礼!”彭震龙怒喝道。
     孟祺不惧,道:“我携天子使节,形同天子亲至,尔势弱,当先见礼。”
     众人正要反驳,赵昰抬手,道:“虚礼不必争执,终究是以强弱定尊卑。”
     “益王殿下既知此理,何不下拜?”孟祺说道。
     “呵!”赵昰懒得跟他辩论。
     赵与檡说道:“此言大谬!元庭屡战屡败,何以言强?”
     “尔等不过依仗天雷之厉害,如今大元亦有天雷,如何不强?”孟祺反问。
     赵昰懒得做口舌之争,说道:“可有忽必烈诏书?取来看!”
     孟祺犹豫了一下,还是取出诏书递了过来。
     宋王,永镇临安,享本地供奉,世袭罔替,忽必烈的条件还是丰厚的。
     但是赵昰毫无半点心动。
     投降后生死操之人手,根本没有保障,就算忽必烈不反悔,换个皇帝呢?
     赵昰放下忽必烈诏书,说道:“你回去告诉忽必烈,若是其愿归还江南之地,朕愿降为侄,并签合约,永不相犯。”
     “益王可愿归还通州?”孟祺问道。
     赵昰回道:“可以四川交换。”
     “区区一州半而换一路,殿下果真是个中好手。”孟祺冷笑。
     “此却非你能够做主,如实回禀忽必烈便是。”赵昰话题一转,道:“交战经月,我国俘获甚多,不乏千户百户之辈,朕欲以换人,若忽必烈同意,可再行商议。”
     孟祺深吸一口气,说道:“我一定带到。”
     “如此,没什么好谈的了,回吧。”赵昰起身,刚要走,又停下来说道:“尔等一行十六人,逗留半月,食宿共计二百四十两白银,记得结账。”
     “殿下欲行贾似道故事耶?”孟祺怒喝。
     委实是破防了。
     贾似道没杀过使者,不敢,但是拘禁过。
     鄂州之战后,郝经奉忽必烈之命出使宋庭,被贾似道关押了十六年,直到襄阳投降后才被释放,回大都的路上病死,悲催至极。
     孟祺以为小皇帝想找个借口把他扣下。
     “勿要多虑。”赵昰摆摆手,道:“食宿自理,理所应当,岂有吃白食之道理?若尔无钱,可以农桑辑要抵账。”
     “我失态了。”孟祺道了歉,又道:“难怪宋国上下一心。”
     农桑辑要是他编写的农业书籍,算不得着作,但是指导农业生产足够。
     小皇帝如此不要脸想搞到手,可见其务实、重农,依次推断其爱民爱人,再简单不过。
     “观尔上下,唯有此书可抵账,若尔愿投国朝,亦可免账。”赵昰摆摆手,真走了。
     孟祺敢留下来吗?
     一天一两银子,神仙都嫌贵,当即就收拾行李回去了。
    喜欢。
  

一百五十二 谈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