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百四十三 川蜀危[1/2页]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江湖无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二月初,莺飞草盛,叶绿花红。
     温州外,码头边,无数百姓踮脚翘首,看着皇帝与太后话别。
     临安府瘟疫基本消散,皇帝即将回都。
     “大哥,真有必要走海路?”杨氏旧话重提。
     赵昰回道:“娘娘放心,此时飓风不起,波浪不兴,海路亦是妥当。”
     这两句话,娘俩翻来覆去说了一个月了,杨氏还是觉得不放心。
     说到底,她还是觉得陆路稳妥。
     赵昰也觉得陆路妥当,然而实在是等不及了,就想着早点返回临安。
     杨氏又嘱托一阵,赵昰拜了拜,转身上船。
     “陛下,是否启航?”刘羽问道。
     “出发。”赵昰点头。
     岸边,百姓见各船收踏板解缆绳,纷纷呼喝起来,希望自家儿郎能听到。
     赵昰听见,躬下身体,对着周围团团失礼。
     百姓呼喝顿止,纷纷跪下,回以三呼万岁。
     赵昰起身,道:“拟诏,升温州为吉安府。”
     目前制度,路州县三级,府则是高于州,直辖于中枢,这就是皇帝给温州的好处。
     就在皇帝顺流而下时,四川合州汉初县,万余元军开到了城下。
     帖木儿不花派出军兵喊话,按照惯例劝降,只是怕送人头,因此只在城外喊话。
     防御使程聪站在墙头上,看着老熟人杨文安在盾牌遮蔽下缓缓靠近。
     到了近前,杨文安叫道:“程公,以一县之力抵抗大元,何异于以卵击石也?公不畏死,岂不为城中百姓打算?”
     “竖子!”程聪骂道:“尔父杨大全死于国事,尔却认贼为主,实乃不忠不孝!”
     “公之所言有差!”杨文安叫道:“吾父死于国事,朝廷却无抚恤,全赖叔父养大,如此朝廷,如何效忠?”
     其父杨大全战死时只是个统制官,官位并不高,因此没有追封奖赏,杨文安也没能荫官。
     当时他两岁,其母带他投靠杨大渊,后来杨大渊投降,杨文安也就跟着降了。
     程聪是知道这些的,所以一时无言。
     杨文安又叫道:“程公,尔子鹏飞如今为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公来投,于私可父子团聚,于公可保全军民,两便之事,何乐不为?”
     “其非吾子!”程聪回道:“休得聒噪,且来攻城!”
     见劝降不了,杨文安回转。
     帖木儿不花立刻下令道:“冥顽不灵,破城后屠之,以警告三州各城!”
     “元帅威武!”元兵狂呼着上前。
     数千人护着十多架投石机缓缓到了跟前,工匠们忙忙碌碌,很快准备就绪。
     程聪并不担忧。
     城墙坚固,头顶又有布幔遮挡石头,其实投石机的威胁也就一般。
     城外,天雷手们放好天雷并点燃后,炮手立刻放了出去。
     天雷越过城墙落进城里,轰地炸开,程聪大惊失色,问道:“何处打雷?”
     明明是元军打进来的……守军都是惶恐。
     不等作出应对,有天雷落在城头炸开,十多丈长的城墙,守军全部被清空。
     “不好啦~鞑子召唤雷霆挡不住了……”

一百四十三 川蜀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