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章 融资?[2/2页]

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 宝木辰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绿藤系列”后面几部剧的制作,或者是像之前《最好的我们》那样看好的一些项目而已。
  “绿藤系列”基本都需要孟白亲自带队,他又不能分身,所以同一回款周期最多也就两个项目罢了。
  且不说这些项目都是和视频网站合作,就算是弧光影视自己来,资金也完全足够应付,何必还要融资引入外来资本和自己分权呢。
  不过陈静倒是有不同的意见。
  “按照弧光现在的规模和发展状态,开启融资的话可以跳过天使轮,直接到A轮融资。”陈静道:“比起资金来说,A轮融资所带来的行业资源、合作渠道以及业务模式扩张才是最关键的。”
  这东西其实和影视项目是一样的,对于小剧组、小导演来说,最缺的就是钱,所以谁能给钱谁就是资方爸爸。
  但等有了几次成功经验成长起来以后,再立项一个新项目,这时候想投资光拿钱可不行,至少还得有宣发、渠道或者版权开发之类的额外资源,才有机会。
  而如果再进一步,到了诸如企鹅、万哒或者光线、博纳这样的地步,那就不是找投资了,而是投资者得反过来求着“入场”。
  弧光影视现在大概就是处于第二阶段的初期,如果开启融资的话,参与进来的除了资金以外,至少还得有点其他的资源才行。
  而要是提到其他资源,那弧光影视还真是有不少的需求。
  比如更多合作平台,主流的影视渠道,项目宣发方面的资源,甚至包括孟白一直在考虑的艺人经纪业务,都是弧光影视接下来发展所需要的。
  当然了,就算不接受融资,这些也都是可以慢慢自己发展的,只是时间上必然会漫长很多。
  “所以说,要不要接受融资主要还是看老板你对发展速度的需求。”陈静道:“如果没有什么太大的规划,只是想在行业里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不接受融资也无所谓。”
  “哇,你这个描述的倾向性也太明显了一点吧。”孟白道:“听着像是我不接受融资,就胸无大志的样子似的。”
  “我是弧光影视的员工,当然是希望公司能发展的越大越好。”陈静平心静气的道:“这几年随着互联网大企下场,影视行业的热钱增加,到处都是各种的融资并购。目前弧光在资本市场算是级别很高的投资对象,趁这个机会赶上风口,或许就是一跃而起的最好时机。”
  说完,陈静又补充道:“当然,我只是提供意见,您是老板,怎么选择由您决定。”
  “踩中风口飞起来的不少,但被吹跑的也更多啊。”孟白沉吟了一会,说道:“融资的事情,你等我这段时间考虑一下。反正这种事情就算决定了,后续也会有漫长的交涉工作,不急于这一时。”
  就算是融资,也不是随便谁来都接受。毕竟人家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那必然对弧光影视会有一些苛刻的条件,而这些条件未必是孟白愿意接受的。
  尤其是诸如对赌这种的条件,在孟白看来是最难以接受的。
  看起来是给了一大笔钱,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接受对赌的一方就像是被吊着胡萝卜的驴子一样,只能想尽办法去追逐。
  追不到,前面吃的都得吐出来;追到了,算一算这一路的辛苦,也未必值得。
  更关键的是,驴子是需要听“主人”摆布的。
  而不想任人摆布,本就是孟白最开始建立弧光影视的原因。
  我没有这家公司之前要听人家的,有了这家公司以后还要听人家的,那我这公司不是tm的白开了嘛!
  

第一百一十章 融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