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激昂的间奏响起,像是穿梭在沙场的英雄男儿郎,秉持着以强扶弱的信念,在刀光剑影中,实现着自己的纯粹理想。

 只是在那残忍月光下,身怀抱负的志士抬头望天,好似那月光都被浸染上了红。

 洒满天地间的月光,都不再是朦朦胧胧的如梦似幻,而像是轻轻吟唱着悲婉的叹调。

 咏叹着人世间,为正义,侠义奔走的人们。

 或许他们用尽力气,拼上性命追逐的一切,只是泡影,只是宿命。

 舞台上。

 间奏结束,新的段落开始。

 苏诚握着话筒,站在柔美的灯光下,就好似沐浴在月光下,缓缓地唱道:

 “月光,色,女子香。

 泪断,剑~情多长。

 有多,痛,无字想。

 忘了你~”

 文小林跟唱道:

 “孤单魂,随风荡。

 谁去,想~痴情郎。

 这红~尘的战场。

 千军万马有谁能称王。”

 这一段两个人在歌曲上的表达,显然比之前更上了一层台阶。

 在他们二人的歌声中,将秦时明月中包含所谓“侠”的概念,全盘托出。

 俗话总说,乱世出英雄。

 在动荡的时代,因为旧体系的崩塌,随之而来期待新秩序的重建,必然引起了更加剧烈的秩序混乱,以及传统伦理道德遭遇的巨大困境。

 世间需要救赎,则侠士诞生。

 侠的诞生,最初的想法或许并不复杂。

 也许只是为了保护家人,或者自保,亦或是只想要守护自己的家乡。

 但这些侠士走向四方之后才发现,想要救赎小家,必先拯救天下与苍生。

 苏诚此时想到了秦时明月里的几位角色。

 一位是以拯救天下苍生为使命的盖聂,他无疑是大侠。

 他在传统侠义精神之上,开拓了崭新的侠的境界,他不简单是为知己死,为保护所爱之人不顾一切的义侠,而是目光放眼整个苍生,秦时明月中有关于侠的诠释,几乎全部都由盖聂来推动。

 盖聂的侠是彻底打破了对统治秩序中惯性的忠诚。

 他从统治秩序的伦理枷锁中把“侠”拯救出来,将困顿于枷锁中的侠之困局撕开了一条裂缝。

 除了聂盖,还有天明与少羽。

 二者在秦时明月里的寓意,则代表“理想”的不屈与“现实”的轮回。

 他们的命运如同盖聂与嬴政的另一个翻版。

 历史随着时间流转,经过一千年轮转的漫漫黑夜,一直都有人在祈盼着天明。

 在哀叹宿命的同时,也在心中点燃了一盏希望之灯。

 苏诚和文小林合唱道:

 “过~情关,谁~敢~闯。

 望~明月,心,悲凉。

 千~古恨,轮~回~尝。

 眼,一闭,谁最~狂~”

 唱到这里,观众们已经完全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之情。

 “这首歌,真的太棒了!对比看之前的歌曲,那些歌都像是小儿科啊!”

 “是啊是啊,这歌曲的感情太丰富了,而且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唱法是如此弯弯绕,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承载起这首歌的情绪和内涵。”

 

第一百章 所谓侠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