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53章 他乡遇故[1/2页]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不是老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1月30号。

 一切关于老王和七哥婚礼的喧嚣都已经逐渐归于了平静。

 网络上,关于马尔代夫这场婚礼其实并没有披露出来太多的细节,甚至连照片都是寥寥无几。

 除了得到允许的俩伴娘发了几张照片外,也就是老王和七哥自己放出来的一些照片了。

 比如在夕阳下两个接吻的模糊影子。

 比如蔚蓝的大海等等。

 加起来一共也就不到20张照片,还都是和婚礼现场没什么大关系的那种。

 来宾是谁,发生了什么之类的,无论是老王这边还是七哥那边的家人都很好的履行了保密工作。

 哪怕记者已经从一些人那得知了大概流程,比如婚宴是米其林厨师,比如费用全包,比如婚礼菜肴,甚至是婚礼时间等等。但现场图却一张都没传出来。

 反倒是国内的喜宴。

 25号的喜宴弄的规模不小。

 用媒体的说法,那就是来了半个娱乐圈。

 规格相当的高。

 而这种喜宴,老王摆了三次。

 从老老王那边的朋友,到娱乐圈,再到傶薇老家……

 这一个婚礼确实把他折腾够呛。

 但比起来正式的仪式,这种喜宴反倒不算什么新闻了。

 无论怎么说,在好多人眼里,傶薇都已经嫁入了豪门。

 至于以后日子是好是坏……走着瞧呗。

 至于许鑫一家,在马尔代夫待到了11月下旬后,就蹭着老王的飞机一起回来了。

 朗朗日肯定还没散。

 不过天天海景沙滩啥的也没什么意思。

 哥几个有点待烦了。

 索性开始筹备下一个旅行景点。

 得知了许鑫下个月月初要去柏林忙几天后,不知道是谁提起来的去滑雪。

 于是,几个穷哥们便把下一个目的地放到了挪威。

 他们已经过去了。

 许鑫等5号忙完去跟他们汇合。

 至于杨蜜她们这次倒是不跟着。

 国内有工作。

 30号这天,许鑫大清早起来准备前往柏林。

 明天就是64届柏林电影节第一轮评审的日子,他肯定得过去。

 杨蜜提前一晚帮他把所有行李都装好。

 这次不仅仅是换洗衣服,还有雪板,防寒服等等。

 甚至为了防止几个人脑子一热往深山老林里扎,她还把卫星电话给许鑫带着了。

 并且逼着许鑫向她发誓无论走哪,这电话都会带在身上。

 而那么一刹那,许鑫觉得……她好像没把自己当老公。

 奇奇怪怪的……

 最后,在一切东西都装好后,杨蜜递过来了一个本子:

 “给。”

 “什么?”

 “这次评审的资料,你在飞机上看看,别人家是干啥的你都不知道。”

 “唔……好。”

 许鑫应了一声,接过了资料本后,亲了妻子一口:

 “走了?”

 “嗯,爱你~”

 “我也爱你~”

 他挥了挥手,坐上了程虎的车。

 路途自然不必多说,一直到飞机起飞平稳之后,他打开了资料本开始看。

 飞到柏林要七八个小时呢,时间很慢,就当打发时间了。

 而杨蜜的这些资料,应该也都是从百度百科上打印下来的,那种编年体一般的记录就是百科的模板。

 乍一看很详细,但想要挖掘更多的东西,其实也没啥用。

 这次主竞赛单元的评审一共8个人。

 抛开许鑫外,还有七个,其中美国籍的制片人、演员、导演一共有三人,还包括了柏林县评审大队大队长上尉詹姆斯·萨姆斯下士。

 当然了,这是玩笑话。

 但之所以提詹姆斯·萨姆斯的原因很简单,这位大队长和李桉是属于黄金搭档那种关系。

 从91年开始,俩人就在一起合作。

 他是李桉的电影《推手》的制片人,并且连这部电影也是俩人共同编剧的。

 接下来的《喜宴》、《饮食男女》也同样是二人一起编写剧本。

 并且他也是《色戒》、《断背山》、《卧虎藏龙》的制作人……

 可以说,俩人是绑定的。

 有点类似许鑫和齐雷这种关系。

 互相成就,互相扶持。

 所以,说这人是个天朝通,一点都不夸张。

 不过话说回来,许鑫和李桉也不熟。

 就跟着老头见过一面,而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小卡拉米,入不得大佬法眼。

 所以倒也没想着和这位攀什么交情。

 至于其他六个人……

 实话,对许鑫而言都挺眼生的。

 哦对,其中有一个他还见过,那就是拍出来轮子那部大烂片《青蜂侠》的导演米歇尔·格瑞。

 看到这哥们都入选了,许鑫真叫一个蛋疼。

 不过没关系,他相信金熊的含金量。

 能选这些人,说明大家肯定都不差,一定是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的人。

 不过,当他把目光放到了其中一个人的资料上的时候,略微露出了些许的疑惑。

 芭芭拉·布洛克里。

 这个名字或许对很多人而言都是陌生的。

 甚至对许鑫而言也同样如此。

 但她的履历却有点……惊世骇俗了。

 首先,这姐们是60年生人。

 这倒没啥。

 但是……

 79的时候,这姐们就在《007太空城》里当副导演了……

 19岁,世界级大IP007电影系列的副导演……

 许鑫看到这一条的时候好悬没反应过来。

 可这还没完。

 87年。

 也就是许鑫还穿开裆裤的时候,这姐们就已经是《007黎明生机》的制片人了。

 26岁……

 离谱不?

 而接下来就更简单了。

 《黄金眼》、《杀人执照》、《明日帝国》……《皇家赌场》、《量子危机》、《天幕杀机》……以及目前已经开拍,但还没杀青的《幽灵党》……

 这姐们的履历几乎贯穿了所有007电影。

 这就有点恐怖了啊。

 他看着对方的资料,疑惑这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难不成007是他家的?

 但问题是妻子准备的资料就是百度百科的那种,只是写履历,却一点都不详细。他正想打开电脑查查的时候,随便往下翻了一页后,又一愣。

 这一页,就完全是说明文了。

 类似那种补充条款。

 先是给了许鑫一个名字:艾伯特·布鲁克里。

 而看到这个姓氏,许鑫就明白了俩人肯定有关系。

 并且,这篇资料明显是人工编辑的。

 显然,杨蜜也发现了不对劲,在芭芭拉的资料后面进行过一些调查,并且……

 调查的很清楚。

 这个艾伯特·布鲁克里就是当年从原作者手里买到007版权的那个商人。

 也就是说,布鲁克里是个家族。

 也是007这个大IP的拥有者。

 而芭芭拉,就是艾伯特的女儿。

 资料里不仅介绍了艾伯特的生平,还列举了007这个IP的命运多舛,几乎把当年为了争夺007版权的那一档子事在许鑫面前用文字给复刻了出来。

 许鑫看完之后,也就彻底了解了007这个电影IP的来龙去脉……其实也不算彻底了解。007这个版权有多狗血,他以前上课的时候就听任课老师聊过,不过讲的很笼统,显然没这三四页纸里的东西这么清晰。

 看完,更加直观的了解清楚后。

 他心中感慨着妻子做这份资料的努力,接着拿起了手机,给杨蜜发了条消息:

 “007这个资料你弄了多久?”

 “没弄多久,看到这人履历有些奇怪,我就问了下美国那边,人家给我发过来了这些,我找人给你翻译了一下。”

 “辛苦了。”

 “嘿嘿。”

 脸上带着笑的放下了手机,他把这份看完了的资料递给了旁边玩手机的苏萌。

 “记下来,我要是忘了的话,记得提醒我。”

 苏萌点点头,摘掉了耳机,开始进入了工作状态。

 小助理平常蠢萌蠢萌的,跟个大号弱智吉祥物一样。

 但在本职工作这一块……

 嗯。

 萌萌一生,不弱于人。

 ……

 柏林比天朝慢了7个小时。

 许鑫在天朝时间下午的5点出头到的。

 而柏林这边才早上8点出头。

 进关之后,看着熟悉但又不咋熟悉的机场……可惜,这次没沃尔沃接他了。

 想到这,他估摸着这次回去倒是可以和宾利那边接触一下了,毕竟那边还盼星星盼月亮呢。

 伴随着自己的新广告点击量破亿后,俨然有成为今年油管播放最高视频TOP20,连带着尚格云顿都有点事业焕发第二春的意思。

 一个广告带火一个品牌的影响力逐渐发酵。

 咱老许也算是在广告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心里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他拨通了柏林电影节那边接待自己的工作人员电话。

 很快,在上午9点多的时候,感受到了柏林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堵的许鑫来到了下榻的酒店。

 今天没啥事。

 不过晚上有一个官方举办的欢迎晚宴,介绍几个评委互相认识一下。

 这是许鑫必须要出席的。

 至于其他时间他反倒能自由安排。

 不过……

 说老实话,自从上次和妻子在柏林这边兜兜转转了几天后,他对这座城市已经感觉不到什么新鲜了。

 酸菜没东北的好吃。

 香肠也就那样。

 至于其他菜肴……也就那德行。

 索性,他让苏萌自己安排后,便待在房间里忙活自己的事。

 如今他手头上的工作其实也不少。

 只不过没那么急。

 戛纳的提名要2月份才公布。

 《约翰·威克》的特效镜头还在制作。

 本来打算明年上半年筹备,下半年启动的项目《捉妖记》现如今七哥怀孕了,他也只能暂时搁置。

 都不是什么急的事情。

 但他还是习惯性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去敲打。

 一点点的完善着心目中的故事。

 哦对,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事情。

 他得搞定自己的博士论文。

 这次的论文是结业论文,他的题目已经想好了,叫做《电影视觉空间建构下的潜意识表象特征控制》。

 这次没有什么像之前那种预测未来市场啊,或者行业调研一类的。

 而是回归到了身为一个导演最基本的职业水准。

 人家都说他善于利用镜头语言来营造氛围美学……甚至网络上还有许多关于他的电影拉片。比如解构某一幕电影,他到底是什么用意,或者如何表达角色心境等等。

 但说实话……有的对,有的则是错误百出。

 这也让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对镜头语言的理解其实是有所误区的。

 一些喜欢较真的观影人总是把目光局限在幕布之上,却忽略了空间的搭配。

 他们总是在想导演这个道具表达了什么,这段片段在喻示着什么……却忽略掉了整个空间的层次感,以及被启发的潜意识里那种表达出来的沉浸感。

 他接受观众可以这么猜想。

 但自己的学生不行。

 因为现在他看的一些片子里,已经发现了一些苗头。那就是好多年轻的导演会刻意的把某种浅显的表达,变得深奥。

 比如表达一个人很生气。

 你直接怼脸特写不就完了?

 让观众看到他的青筋暴起,目眦欲裂,或者是面目狰狞……

 诶,偏不。

 给一个背影,然后背景上面放着什么代表愤怒的红色花瓶,或者是气球,再搭配个“呐喊”的海报等等……

 形而上学。

 学而无用。

 看的他那叫一个蛋疼。

 电影自然是一门技术活,但潜意识的表达该怎么控制,却是一门艺术上的暧昧距离。

 他

第1053章 他乡遇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