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思来想去,李经理还是把电话给苏木打了过来。
他这一主动,自然就占据了劣势。苏木也紧抓住最低线,丝毫不放松,他的理由很强硬,花钱买那块山凹只是为了哄家里老人高兴,否则谁会脑子进水要那么一块什么都干不了的土地?而且花潭凹的地理位置偏僻,距离著名景点也不是太近,没必要投太大资。
双方在电话中将价格一谈再谈,最后谁都不肯退步,第二次交涉还是没能达成一致。
两千三百万,这是安平地产那边给出的最终数字。苏木可没这么多钱,所以不管对方说的多好,就是不肯松口。
扯锯战打了半个月。
安平地产还是沉不住气了,这两年城市里房子不好卖,房地产的投入又太大,上层的意思当然是越快处理掉没用的产业越好。
最后开了个集体会议,从刚开始收购花潭凹算起,加上修路和人工,总体算下来那块地方买出一千六百万就不亏。
毕竟当时看重花潭凹的时候,旅游开发还不是热门。当地政府又急于消化荒地,所以给出一亩地几十块钱基本属于白送的开荒价。只是后来修路和整修山凹人工花费比较多,但既然那块地没有利用价值,就应该越早兑换成现金越好。
有了这个底价,李英杰再跟苏木谈判的时候,价格方面自然松口不少。
最终在李英杰的办公室里,经过一再讨价还价,苏木以一千七百万的价格将2。7万亩荒山与8。4万亩土地全部拿到手!
地产交易数额比较大,为了安全起见,他还特意找了个著名的律师事务所请来一名代理律师。在双方负责人、律师的共同见证下,逐条逐句研究合同、增加条约,最后终于双方签字,由苏木开具一张个人支票。
这片总面积11。1万亩的世外桃源,变成了苏木的私人财产!
合同里规定,安平地产要负责将以前接通的水电问题全部整修后交接给苏木。所以当天下午,那边就派人与花潭镇沟通,最终把水电问题全部解决。
而苏木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去看自己的农牧场。
他在市里逗留了几天,寻找一家可靠的建筑公司。
花潭凹虽然已经是自己的财产了,但用空间牧草将其变成牧场需要时间;苏木也想正好趁这个时间,把原先那些旧房子全部推平,然后建造一座自己心仪已久的乡间别墅!当然,别墅旁边还得建一座大花房,自己总是在空间里种菜实在不方便,而且太辛苦。
如果能在花房里暂时种上一片菜地的话,少用点空间水浇灌,瓜果蔬菜的生产量能提高不少,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做蔬菜生意了。
找了几家建筑公司作对比,最后苏木挑选了一家口碑相当不错的。
地皮不用花钱,建材、机械方面由建筑公司承担。经过几天的协商以后,他选中一套欧式三层别墅,和配套的欧式大花房;另外准备在山谷深处的桃花河旁边盖一座乡间小院,同样的附带一座小花房。
从建筑到装修全包,工期预计半年左右;花房则最多两个月就能投入使用,谈妥的最终价格为二百一十万,苏木先预付七十万,其余的等交工以后再支付。依旧在律师陪同下签订了合同,支付了七十万的定金后,建筑公司的经理跟随他来到花潭凹实地测量。
公路修的非常方便;水电也是现成的。
除了野草地里味道难闻以外,倒也没有太大影响。反正建造别墅的位置野草比较少,所以基本上能够接受。双方再次确定房屋位置和面积之后,建筑公司开始派人工入驻花潭凹。这里地处深山,也不用担心扰民问题,为了尽快赶工期,工地上几乎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歇。
花潭凹里的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忙活,苏家人可都没闲着。
自从知道儿子跟人合伙拿下这片山凹以后,老爸和爷爷几乎跟工人们同吃同住,毕竟是盖自己家的房子,上了年纪的人可没苏木这么大的心。尤其是老爸,看着大片大片的荒地,心里满是担忧。
说是种极品蔬菜挣钱多,可这里的地都荒废这么多年了,还能不能行?万一赔了怎么办?
儿子信誓旦旦说国外专家有办法对付这种野草,到底靠不靠谱?
苏木也很少往外跑了,他经常在工地上转来转去,却也不干啥活。只是偶尔用铁锹在地上挖个坑,也不知道究竟在干什么。
第三十六章 我的农牧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