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的三花,烈日如火,流阳烧地。
办公室的空调已经降到了节能降耗的最低标准――摄氏26度,韩晓还是觉得燥热无比,手中的折扇发出啪啪的声响,偶尔漏出的风吹得放在台面上的文件悄然的移位换形。
只有一份材料稳若磐石得躺在桌面上,沉重得抵抗着不时掠过来的风。
韩晓的眼睛紧紧盯着这份材料,眉头紧缩。
《关于要求取消生源限制进行公平招生的报告》深沉得躺在韩晓的视线里,一行黑体字此刻看上去很是刺眼。
其实关于要求取消生源限制进行公平招生的这件事韩晓在去县教育局调研之前已经听钱东临隐约得说起过,大概说的是每年的中考,三花中学由于是省级重点高中,可以优先从全县中考分数线以上的生源中进行第一轮次的挑选,名额为100名,挑选后再按照分数线以及地域的不同,和三花二中等三花县的其他高中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剩余的高中生源。好像去年的人大和政协提案中也有一些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但韩晓初来乍到,也是第一次分管教育工作,所以当时听过之后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而钱东临也想趁时机成熟之后再向韩晓做深入的汇报,毕竟这件事并不仅仅只是招生公平这么简单,还掺杂进了许多权力的优越和角斗,也牵扯到一些领导,钱东临还是想慎重行事,不愿让韩晓刚来就掉进这么一个矛盾交织的漩涡,所以当时调研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只是寥寥几句就先应付了过去。
可是还没等钱东临细细汇报,这份报告就以一种钱东临无法想象的速度出现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想来是躲不过了,钱东临在呈上报告的同时,把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写了一个详细的说明,一并送呈给了韩晓。等韩晓看过这份报告以及钱东临的附带情况说明之后,才知道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大大超过了自己原先的预想。
这份提交上来的报告很简单,只有短短三张a4纸。但其中的蕴含的分量,隐约的指向,都让韩晓感到了这份报告的烫手。报告的前半部分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要求在三花实施公平招生的建议,建议以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要求各地实施教育均衡化的指导意见》和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要求全省各(地)市在三年内消除歧视性招生体系的通知》为主要的依据,建议三花县委、县政府取消对三花一中的政策性偏向,在三花全县范围内进行公平招生,具体就是建议在中考分数线以上,以地域范围为主要的招生依据,各高中进行公平的招生。报告的后半部分更是令韩晓感到头疼,列出了近三年来被三花中学优先录取的学生的姓名和基本情况,尤其是在基本情况一栏,几乎密密麻麻的都是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强力部门局办领导的直系子女或者亲朋好友,最多的一名县委领导所占的名额甚至每年都超过了十个。韩晓不知道这份报告的真实性到底如
第六十七章 风波乍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