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道一清道长见孟经纶劣根难除,便要教导他做人的道理。
馒头啊,也不是为师说你,你为什么要拜贫道为师,贫道比谁都清楚,人万万不能有机心,收好一颗机心,放好一颗初心。
机心就好比流毒,就算是聪明才智也有负面效应,势利心愈重烦恼愈多,名心褪尽时,悠然见南山,外曲还须内直,彼此敞开,坦诚相待。
人生如水,游刃有余,水中感悟做人道,守柔如雁过无痕,欲认识世界先认识自己,定住本心,不为外物侵扰。
先忘我,才能技通乎神,淡看人生浮沉,曲到好处方为上,灵活应变,游刃有余。
先无为,再作为,无用之中有大用,善争者以不争取胜,无言的教育更胜耳提面命,无为之为才是最高明的管理,无为不等于没主见,与其费力不讨好,不如晓之以利害,谨言慎行方无尤。
咱们的祖师爷,老子他老人家有三宝,慈俭不为先,心界要比视界宽,心界决定境界,不以鱼缸的心看大海,慧眼一双不如明心一颗,强者无域,弱者自闭,另辟心径,别有天地,开放思维,发现世界,不做杀鸡取卵的事。
“耐”与“恒”的境界,沉潜是腾飞前的准备,把眼光放长远,笑到最后才是大赢家。
人生要耐得寂寞,成功在于点滴的积淀,执著于一点,成事在天缘,凝神于心,事半功倍。
妄动易坏事,百忍能成金,做适合的事,耐恒久的烦,虚怀若谷,得失不挂心,月盈自有亏,心满须归零,心中无我,才能超越自我。
虚怀若谷,谦恭自守,人在圈内,心在圈外,不要落入自命不凡的陷阱,适时放弃,得失无碍,放下,才能看到溪头风景。
道,有的时候的确是很难理解。
你不能凭着耳朵去听它,也不能凭借心智去思考它,而必须凭借虚静的自然之气去感受它。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道虽然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但是它又是无所作为的,而且也没有形状。
道,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它,却不能传授给别人,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它,却不能拿出来让别人看。
道是世界的本源,它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生出来的,因此,它自己就是自己的根本。
在还没有天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天地万物,鬼神人民都是由它产生出来的。
听了一清道长的一席话,孟经纶仿佛想明白了什么,但是那种感觉却堵在心里说不出来。
“今日,就先到这里,你先回去好好想想,不想明白为师便不会传授你你道法,去吧。”说罢,一清道长挥了挥拂尘示意孟经纶可以走了,他也看得出来此刻的孟经纶需要好好想一想刚才说的问题。
孟经纶走的时候心不在焉,他脑海中反复回荡着一清道长的那句话:先无为,再作为。
“无为就像我现在这样无所作为么?”孟经纶喃喃自语道,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房间的。
从那一天开始,孟经纶好像魔怔了。
每天吃过饭就坐在山顶上,盯着眼前的大好河山,不断地思考那个问题。
“馒头哥,我就知道了你在这里。”白云霞蹦蹦跳跳的来到孟经纶的身边
第五十一页 先无为,再作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