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文明的碎片[1/2页]

诗人的心 倩敏书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师再见”
      今年暑假给儿子报了一个兴趣班,在私立幼儿园学习舞蹈和绘画。每天下午去幼儿园接儿子,总是可以听到儿子和其他小朋友与老师有礼貌的告别:“胡老师再见,谢老师再见,园长再见”听着这童稚的话语,看着年轻的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们微笑的回礼,我的心里一阵阵温暖和感动,为儿子渐渐长大而欣慰,为他从小养成一个文明有礼的习惯而自豪。
      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里,也许他们长大后就是一股强大的文明的力量。是的,其实文明的种子就在我们的心里,只要我们多给它浇水,从孩子抓起,相信文明礼仪之花一定可以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争相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感动。
      路上的垃圾不见了
      那是今年六一的时候,我作为摄影工作人员参加了中心小学的六一文艺汇演,结束之后,学校准备宴请和答谢前来参加节目的嘉宾和会场工作人员。我们几个老师先行来到饭店,坐在大厅里闲聊,对小朋友们表演的节目赞不绝口,忽然一幕感人的画面映入了我的眼帘:一辆轿车在路边停了下来,一个中年男子从车上下来,走到车左前方,把一堆垃圾顺手捡了起来,丢到路边的垃圾桶里,当他准备重新上车的时候,我们一下认出了他——镇里分管教育的赵副镇长,他也是刚参加完节目,返回镇政府。当时有个老师就大发感慨,还是领导的素质高啊,有这样的领导以身作则,文明乡村建设怎么搞不好呢。
      有时候,我们很多人会忽略一点一滴的小事,总觉得讲文明树新风就是两句简单的口号,认为只要标语贴出来,横幅拉起来,一切都ok了,殊不知,文明创建工作最根本的不是表面文章,不是虚假材料,而是人们文明素质的真正提高,只有把文明礼仪的意识真正在全社会中推广普及开来,我们这个社会才能真正文明起来。说到底,人的文明程度才是最终决定社会文明的一杆标尺啊。
      银行里的变化
   

文明的碎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