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小孟尝摆酒宴三杰 辛铁棒蒙冤陷正定[1/2页]

彭志文中短篇小说选 彭志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回书说到辛信在春又回酒楼于店伙计说拧,气急败坏的辛信就给了店伙计一嘴巴,这就打出麻烦来了。
      “是谁敢在俺这吃霸王餐啊?”门帘一挑,从里面走出来了一条好汉,但见此人身材魁伟,面似银盆,容颜俊秀,头裹逍遥巾,身穿褐色缎子袍袄,足蹬快靴,一看就是个会家子。
      来的一定是酒楼的掌柜的,辛信觉得自己理亏,既然掌柜的来了,就想要解释一番,可进来这位是个楞子,他先入为主,已经形成一种很不好的印象,根本就不听解释,那整张脸如同霜罩一般,两眼布着血丝瞪得跟包子一样。抡拳就打,一招黑虎掏心,直取辛信。
      辛信大怒,难怪这店里伙计都这么嚣张,原来掌柜的也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混人。一看这拳头过来了,辛信撤步闪身晃过这一招,抬腿就是一脚,白马扬蹄。那动作又快又狠,掌柜知道辛信不好惹,一个倒纵退出一两丈开外。辛信这一脚自然就没踢着了,但收不住脚,“喀嚓”一脚将酒楼的木柱给踢折了。
      “好你个兵痞,不但喝酒不给钱,还想拆房子?!”掌柜的脸涨得通红,他知道自己一个人搞不定的,往后一招手,“孩儿们给我上!”
      十几个伙计各操家伙就围上来了,这误会成见就越来越深了,辛信暗想,敢情这是一黑店啊,不就吃饭忘记带钱了吗?出门在外,谁没有个闪失疏忽,多一点包容理解,不就什么事也没有了,要打群架啊?我是干么的啊?谁怕谁啊?!
      他出手就不留情了,辛信是河北第四雄,这些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伙计哪是他的对手?摆明是讨打,一顿的老拳,这些人被打得是满地找牙。
      秦家庄本来就大,又是夜晚,春又回这边打得哭爹喊妈,整个村庄的人都惊动了,男女老少把春又回酒楼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在旁边围观。
      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正在这不可收拾的时候,楼外看热闹的人群中,闪出一个黄脸的大汉,他高喊了一句,“两位英雄且住手!”
      看来这黄脸的大汉在当地很有些威望,他这么一句话,春又回的掌柜和伙计就连连诺声,停了手,“秦员外,您来了。”
      辛信虽然是胜利者,但也整得衣襟凌乱,弄得灰头土脸的,加上本来就理亏,现在有人搬来台阶,见好就收了。
      黄脸大汉走上前来冲辛信一抱拳,“敢问将军可是正定府的铁棍无敌辛信辛将军吗?”
      辛信的脸有些发红,这叫一文钱跌倒英雄汉,但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啊~~正是某家……”
      “幸会幸会!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人的名,树的影,河北十三雄早就名斐乡野,妇孺皆知。
      辛信见黄脸大汉燕额环眼,鼻直口方,膀阔三亭,有龙虎之姿,身穿销金箭袖黄缎子锦袍,系狮鸾大带,足蹬粉底官靴,非常的英武飘逸。知道对方绝非等闲之辈,于是抱拳拱手,“敢问英雄高姓大名?”
      “不劳动问,在下乃一介布衣,山野村夫,何足挂齿啊?来来来~~辛将军乃人中龙凤,金枝玉体,请不来的客人,今日莅临秦家庄,吾辈荣幸光彩之至,秦某腆颜为本村的保正,请将军到寒舍小歇鞍马。”
      “哦~~久闻河北刑州有一个济世扶贫,义薄云天的武林侠士,名唤银装锏小孟尝秦印莫非就是阁下?”辛信猛然想了起来。
      那个春又回的掌柜的咧着嘴,腆着肚子,很自豪地赞道,“算你些眼力,秦员外正是名动江湖的小孟尝秦印,河北四府九州谁不给我们秦大侠几分面子啊?!”
      英雄相惜,相见恨晚,辛信立即深施一礼,“久慕小孟尝侠名,无缘得见,今日有幸一睹尊颜,辛某三生之幸也。”
      “辛将军言重了!来来来,我替你引见这位春又回的施掌柜,施掌柜姓施名豹,字大威,原本是戍边的军官,也曾横勇疆场,抵御辽邦,只因私事开罪了上司,弃官不作,卸甲归田,因此流落在秦家庄,秦某敬施豹是一条好汉,就给他些本钱,置办了这家春又回酒楼。,不想今晚一场误会,也是不打不相识。”
      施豹是个粗人,不懂得礼数,憨厚地笑了,“辛大哥,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子里可以跑骆驼。施豹最恨那些为威作福的官军,对内残害百姓,对外则屈膝投降,没想到是辛大哥……”
      众人一阵的大笑,秦印年长几岁,又颇有些威望,他提议,“辛兄、施老弟,相请不如巧遇,既然哥几个今晚有缘碰在一起,就请到舍下一聚吧。”
      都是江湖之中英雄豪杰,没有惺惺作态的扭捏,省去那些繁文缛节的客套,辛信、施豹也不推辞。于是秦府的家丁挑着灯笼在前头引路,三位豪杰是有说有笑就直奔秦府而来。
      此时已经是初夏的时节,一轮皓月当空,天气略有炎热,秦印就在府邸的后花园又重新排下酒宴,为辛信接风洗尘,替施豹压惊。一阵的寒暄,值时两个农民老张与小刘牵来了花斑豹及镔铁棍来秦府领赏,辛信的兵器马匹是失而复得。秦印重赏了那两个农民,大家是解答欢喜。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秦印缓缓地搁下酒杯就问辛信,“辛兄,您不是在正定府高就吗?怎么会来到我们这个小小的秦家庄来呢?”
      辛信口打唉声就把知府苏径差遣押运生辰纲,在射虎山失陷给了马扩的红袄军,自己落荒迷路之事一五一十告诉了秦施二人。
      没想到听完之后,秦印的脸就沉下来了,“辛兄,不是俺秦某多嘴,这件事你办得不对啊。”
      辛信的大脑袋一拨弄,没明白过味来,“某家咋……咋地就不对了呢?……”
      “那苏径是什么人?大奸臣李邦彦的走狗,平素里人模狗样,鱼肉乡里,是欺男霸女,坏事干绝,老百姓恨不得生啖其肉,寝其之皮。辛兄您是正人君子,英雄好汉,怎么能和这样的人同流合污,助纣为虐呢?!马扩那是什么人?北宋首屈一指的大义士!一门忠烈,精忠报国,那是盖世的大英雄!他中过武状元,写下了《茆斋自叙》这样的名篇,能文能武,是宋金两朝都很敬重的人啊。不用说劫取生辰纲,白送给他,都是应该的啊~~红袄军更是一支保家为国的义军,他们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屡败敌顽,北方黎庶盼望红袄军如久旱盼甘霖,您怎么能与他们为敌呢?”
      这话要别人来说,辛信是根本听不进去的,但由德高望重的秦印说出来,辛信就不得不好好地考虑一番了。那秦印说话的水平高啊,字字扣肉,丝丝入理,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语言平实而凝重,说得辛信低头不语了。
      施豹也说,“辛大哥,您其实也大可不必再在那些鸟人手下受那闲气!不如卸甲归田,隐居山林,图个逍遥快活。”
      “施老弟此言差矣,时逢乱世,虏骑入侵,黎民倒悬,大丈夫当报效国家,解救桑梓于水火,方显吾辈之英雄本色也。”秦印大义凛然,字正词严。
      辛信连连点头,竖起了大拇指,“秦兄所言极是!”
      在皎洁的圆月之下,三位豪杰是对酒当歌,高谈阔论,好不投机!英雄所见略同,都有抗金御敌,保境安民的远大志向,谈到气氛热烈之际,于是秦印就提议,“我们何不效仿古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结拜为异姓兄弟呢?”
      辛、施二人是举双手赞成,秦印、辛信、施豹祭告天地,焚香盟誓,义结金兰。秦印虚长三岁自然是大哥,辛信次之居中,施豹年龄最小,做了三弟。
      结拜之后,秦印吩咐家丁杀猪宰羊,添酒加菜,重排宴席,三人以兄弟之礼重新入座。
      秦府张灯结彩,洒洗门庭,庆祝三雄结拜,秦印待辛信若上宾,每日里一日三宴,哥仨个形影不离,切磋武艺,谈兵讲武,光阴似箭。这一天辛信猛然惊觉时间的流失,掐指一算,在秦家庄已经不知不觉就过了半月,于是辛信来向秦大哥辞行,要赶回正定府去。秦印、施豹是苦苦相劝,怕辛信回去后会遭到苏径的毒手。
      辛信笑着说,“大哥、三弟,你们不必多虑,苏径其人虽然奸佞,但处事尚还比较公允。此次生辰纲被劫,辛信理应承担应承担之罪责,做事要善始善终,卸责逃跑非英雄所为也;倘若苏径包藏加害于我的祸心,辛某凭掌中铁棒亦可进退自如。”
      见辛信去意已决,胸有成竹,秦施二人不便强留,只得给辛信准备干粮与盘缠,鞴马相送,再三叮嘱,一定要多加小心,然后一直送至村头大道之上,哥仨个这才洒泪而别。
      辛信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赶回正定府。旅途之上非是一日之艰辛。这一日,就马到了正定府。辛信倍感亲切,回家的感觉真好!他催马直奔城门。随着花斑豹的逼近城门,正定府守城的官兵远远就看见了辛信,城楼之上一阵的骚乱与惊慌,人们用惊疑和恐惧的眼神看着辛信的逼近。守城的校尉反应过来,一面派人飞报知州苏径,一面下令关闭城门。
      看着原本敞开的城门正在“吱呀呀~~”地关闭着,辛信急了高声大喊,加鞭催马飞奔过去。“别关门啊!我是辛信!正定府的廉防使啊!”
      关门的兵丁那动作更快了,心里嘀咕,“谁不知道你是辛信啊?早看见你了!关的就是你啊!”
      城楼上的官兵一齐发喊,“休往前来,再走半步,我们就要开弓放箭了!”
      辛信莫名其妙,只得勒住马缰,大喊道,“俺是廉防使辛孝玉,为何不让某家入城呢?”
      城楼之上,无人搭理辛信,看来管事的都不在。辛信心说不好,这事太蹊跷了!他按着马辔,冲城楼之上大喊道,“请向苏大人通传一声,说辛孝玉要见他说话!”
      “等着吧!苏大人快来了。”城楼之上终于有人回应了,辛信仔细一看那说话的校尉原来是自己手下的旧部。
      那校尉看来还是一片好心,“辛孝玉,你赶快逃命去吧,再不走就悔之晚矣。”
      辛信淡淡一笑,“呵呵~~要怕死我就不来了。”
      正说话间,正定府城中“轰轰轰~~”三声号炮炸响,紧闭的城门“吱呀呀~~”又打开了,从城门洞里冲出大队的骑兵,辛信拨转马头往后退闪,只见有五百铁骑二龙出水涌出城外雁翅排开,两面引军旗左右分开,左边旗上写“威镇河北”,右边旗上书“勇冠三军”,

小孟尝摆酒宴三杰 辛铁棒蒙冤陷正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