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三十四章 斩草除根?[2/2页]

醉迷红楼 屋外风吹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像是想用眼神杀了他一般……
      “环哥儿,姨妈再厚着面皮求你一遭儿。
      我那兄长毕竟也有了春秋了,年近花甲。这么大的岁数,再往黑辽去,怕是走到一半人就没了。
      你人路广,有太上皇宠着,陛下也疼爱于你,如今连皇太孙都和你交好,与皇家这般大的情意……
      你看能不能帮着求个情,能不能就……就让我那兄长,乞骸骨,致仕吧。他也不在京城滞留,直接去江南老家养老。
      若能成,一切打点皆由我王家出,王家上下也定然承你的情,对你感激不尽。”
      薛姨妈脸上挂着非常柔和的请求之意,说的话也非常中听,得体。
      让贾环心中对她的评价再次高了许多。
      如今看来,贾宝钗的冷静,很大一部分应该都得自薛姨妈的教导。
      这个妇人,有润物细无声的本领。
      贾环闻言后,还真就动心了。
      其实他本打算,是彻底打掉王家这一支的。
      因为王家于他没有丝毫用处不说,还会成为贾家的累赘。
      不过,贾母的话也提醒了他。
      如果他真的这么做,王夫人在贾家必然再无容身之处,薛姨妈一家更是无法在贾家停留。
      这些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贾家的名声,可真要臭大街了,尤其是在文人中……
      贾环倒无所谓,反正他的名声在文人中不比茅坑的石头好闻多少。
      但贾家却不能沾染上这种名声。
      这个时代,对姻亲之义非常看重。
      所以大多豪门世家才会以结亲的手段,拉近关系进而形成共同的利益网。
      也就是所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如果贾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贾家的姻亲给灭了……
      那日后谁还敢和贾家结亲?
      而且,明白的人,都会看出,贾家摆脱王家,是因为王家的没用。
      这就太功利了。
      谁家还没个潮涨潮落的时候?
      真等到低谷,通常也就指望姻亲这些关系了。
      要是都像贾环这么来,那……
      太不像!
      这也是贾环在贾母的眼神暗示下,“幡然醒悟”的原因。
      做人不能太功利。
      当然,贾环的本意并非如此,他原本虽然也准备将王子腾换下,但也给他预备了一个肥缺儿,金陵都督府副督察之位,下辖江淮两地的军备力量,乃是富的流油的职位。
      可是贾迎春一事发生后,贾环恨不得将这些涉及的人全都砍了脑袋。
      还肥缺,肥他娘的缺!
      实际上,王子腾在这件事上只是受了牵连,受王夫人及王仁的牵连。
      但对贾环而言,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是一体的。
      所以,才有了这般大的动静。
      军机阁的调令,其严肃性要远高于吏部的调令。
      吏部选官不顺,还能告个病假,赖着不上任,再大不了就辞官,总能有条活路。
      可是军机阁的命令,乃是军令,军令如山!
      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要高于圣旨。
      因为官员有时还能抗一下旨,但没听说过谁敢违背军令的……
      抗旨顶多下大狱,违抗军令,可就地斩首!
      若无转机,王子腾必须要上任!
      而若无意外,年近花甲的王子腾,怕是要埋骨于白山黑水间了……
      所以,薛姨妈作为王子腾的亲妹,不得不拉下颜面,再次开口相求。
      只是,这个请求当真让贾环感到为难。
      军令如山,不是说着玩儿的。
      哪里能朝令夕改?
      真当贾环是无所不能的赛亚人了……
      贾环苦笑道:“姨妈,我实话实说,我刚才的话真不是在糊弄老祖宗和姨妈您。您想想,涉及军机阁的调令,我一个身上一官半职都没有的少年,哪里能管的着?
      军机阁里是有我的长辈熟人在,可军机阁首席大臣,当朝太尉,是义武侯方南天。
      他和我贾家并无太深的交情,甚至,他还和忠顺王府亲近……
      姨妈您说,我哪有那么大的颜面,去命令一个当朝太尉,还说调就调,说收回就收回?
      这军令不是儿戏啊!”
      其实这倒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贾环憷牛继宗和温严正捶他,还少不了一顿臭骂。
      斩草不除根,留待后患吗?
      妇人之仁!
      尽管王家八成是没什么后患了,因为除了王子腾外,王家族中着实没什么人才了。
      但这代没有,下代呢?下下代呢?
      谁敢保证王家不会出一个惊艳的人物,而贾家的后人就一定能代代昌盛?
      ……

第三百三十四章 斩草除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