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柴红敏、邵英、胡若云坐着乡里唯一的一辆212吉普到田里选景、拍照。
三个人加上司机跑了大半天,才最终拍出一张照片:
画面中,胡若云手里拿着一本《故事汇》侧身面向镜头,身后是老固乡一望无际的玉米良田!
接下来就是胡若云的配文了。
这段文字胡若云写的很动情:
家境虽贫困却让我精神富足,我愿意以自己手中的笔为广大读者去创作更好的精神食粮……
关于《人性禁岛》背后还有很多精彩的番外和受《故事汇》篇幅限制而略去的大量精彩内容,即将发行的《人性禁岛》单行本将完全恢复、还原上述内容!
感谢广大读者的关爱,同时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期待《人性禁岛》单行本的问世!
盛产小麦、玉米的江北安南老固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眷恋、热爱这里的土地,也愿意自己的家乡发展的更好!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
我渴望家乡的人民尽快改变贫穷和落后!我愿意为家乡代言、向全国推荐、介绍这里的风土与人情……
最后一段则干脆成了安南县、老固乡介绍:“这里是冬小麦、秋玉米的主产区,是有名的“国之粮仓”,广袤的平原、四季分明的气候、便利的交通……不仅适“种”,同时适“养”……
照片和文稿用挂号信寄出去了,说实话,连胡若云自己都觉得最后那一段,“广告”植入的太赤裸、明显了,他都不敢确定会不会遭到《故事汇》编辑部的“腰斩”。
直到一个多月后,《故事汇》编辑部责任编辑周冬老师终于回函了:照片直接通过了审核,但部分同志认为文稿部分内容不适,建议删减。
经过激烈的讨论,都决定不了,最后又上报到总编那里,新任总编辑召集了编委会成员研讨,最终决定:作者“挟私”怎么了?这样的情怀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认同!
最终通过。
胡若云暗叫一声:好险!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对《人性禁岛》进行补充、修改了,没有电脑的“纯手工”操作,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
但这个时候的胡若云动力十足。
班主任王洪剑比胡若云
大风小说种家庭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子。
现在,她好像有些懂了。
那个下午,有阳光透过密林斜斜照在他的脸上,她有一种想把他的头揽在自己怀里,或者用双手捧着他的脸,就像小时候哄弟弟毛杰那样的冲动。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她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
她不知道,如果自己和弟弟转学、调动工作到了安南县城,他们之间还会不会联系,时间久了,会不会忘记彼此……
不久,胡若云的一首题目为《无题》的诗在《冀南日报》副刊发表了
(一)
没有那一天
&nbs
第54章:这是什么节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