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精美的艺术价值令人心驰神往。可以说,到了敦煌不去莫高窟就等于没有到过敦煌。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乘车需要大约30分钟的时间。22ff
莫高窟,在当地叫“千佛洞”,“千”在这里并不是指具体的数目,佛语泛指有许许多多的佛和洞窟。大家都知道,在我国有四大石窟,以石刻闻名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以泥塑艺术出类拔萃,敦煌的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之一是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38年的历史,莫高窟比云冈石窟早94年,比龙门石窟早128年,比麦积山石窟早18年;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735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延绵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艺术价值无与伦比,堪称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其四是藏经洞的发现,她的发现是中国近代考古史上的重大事件。“藏经洞”发现的文献,内容包括宗教经典和多种文字书写的世俗文书,涉及到许多学科如古代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可以说是研究的宝藏。曾经一位日本学者称之为“第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还有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感慨地说:“看了敦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实际的古代文明。”莫高窟在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91年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大家在来敦煌之前,一定对这里的神秘充满了好奇,也许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名扬海内外、震惊世界的佛教艺术宝库为什么会开凿在敦煌这样一个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戈壁荒漠之中呢?
先来说说它的神奇。据莫高窟的碑文记载,公元366年,有位叫乐僔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当时的乐僔和尚,又累又乏,无意间看见夕阳西下、霞光四射的的鸣沙山断崖,他被怔住了,眼前腾燃的金光不就是就是千佛在闪动么!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此情此景使他心有所悟,决定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不久,乐僔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他在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远近的老百姓也就纷纷来朝拜胜景。年长日久,新的洞窟也一一挖出来了。上至王公,下至平民,或者独筑,或者合资,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祈,全向这座陡坡凿进。从此,这个山峦的历史,就离不开工匠斧凿的叮铛声。工匠中隐潜着许多真正的艺术家。前代艺术家的遗留,又给后代艺术家以默默的滋养。于是,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又胀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
莫高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