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蒙拐骗;有谁仗势欺人,鱼肉百姓;有谁无恶不作,欺男霸女,等等。那些衙役为了活命,只得如实相告,丝毫不敢掺虚拌假。
“你们听着,还有最后一件事,把这些死人拖到城外乱坟岗,你们就可以回家了”。
武松的话,无疑是一道赦免令。
见那些衙役都走了,师爷有一种孤零零的感觉,心头七上八下,不知将会把他怎样,两眼一会望望武松,一会望望鲁智深。
武松与鲁智深计议了一下,决定分头行动。
鲁智深和施恩带着几十个兵丁去收拾恶名在外的“赵公鸡”,拔掉他身上所有的羽毛,张青、孙二娘他们去搜取县衙库房里的银两。
大堂上寂寞无声,只有武松、师爷,另有十多个兵丁默然站着。师爷知道,这是决定着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一紧张,左脸上的一撮毛不停地抖动着。
“我今天不会杀你,但你必须将功折罪”。
“嗯”
“立即书写几张开仓放粮的榜文,由他们张贴于三个城门,告知百姓,无粮者可自行取之,恶意哄抢者,杀无赦”。
“那下面的署名”
“梁山好汉”。
按武松吩咐,十几个兵丁有搬桌子,有磨墨,也有去打浆糊找铜锣的,不一会功夫,师爷也写好了三张榜文。
十几个兵丁分成三拨奔向东南西三个城门,那上门关铺、冷冷清清的街上响起了一阵阵铜锣声,传向三个方向。
“快来看布告,今日开仓放粮”。
“梁山好汉开仓放粮了”。
铜锣响过,一片惊疑,有少数胆大的偷偷出来探听消息。
师爷见兵丁们拿着榜文出了县衙,小心地问武松:“武英雄,我可以走了吗”?
“不成,你得回答我一个问题”。
师爷颤抖地说:“英雄请问”。
“是命重要还是钱财重要”?
“当然是命重要”。师爷的心又悬了起来,不知武松为何要问这个问题?
“你住城里吧”?
“嗯”
“什么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用不着我再说了吧”。
又是一个“嗯”字。
“你住城里就知城里情况,从现在起,你就给那些孤寡无依靠的老人送粮食,你一个人送不了,就让你家里的人一起送”。
师爷一时倒愣住了,武松安排了这样一个差事,刻意地惩罚他这个曾为虎作伥的师爷。也好,倒可以让自己博个好名头。
聪明人总有聪明的打算。
“听着,如是粗粮,必须碾磨去其糠皮,你若做不到,总有一天会山不转水转”。武松拍了拍腰间的刀,他的刀鞘早已回到了自己的身边。
师爷彻底没辙了,知道自己打错了算盘,也不敢争辩,只能点头答应。
县衙门口来了一批人,因为他们是穷人,与梁山既无联系又无仇隙,只是肚子饿急了,才仗起胆,来看看梁山好汉是否真的会发给他们粮食?
武松想,是时候了,该打道回衙。
而在这时,离清河地界不远的路上,正有一个尼姑风尘仆仆地赶来,她就是潘金莲的妹妹潘金花。
a
a
第八十六章 回清河一怒拔刀(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