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起闯荡江湖岂不快活,她拉住武松不放,她流下两行清泪,她甚至跳起来要去拿刀剁了那两个衙役,弄得张青也不知如何是好。
武松无法,只好同意再住一天,仅此一天。
这一天,孙二娘可忙开了,最好的酒,最好的菜。她亲自上锅掌勺,把一腔关注之情全都倾注在这饭菜上,因为明天武松就要进入牢营经受三年牢狱之苦。
这一天,孙二娘有点心烦意乱,好不容易遇到了那个男孩,自己也不能以身相报,只好一有空儿就陪着武松说说话,她以为这样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安慰。
这一天,张青与武松也受着煎熬。张青看着自己的老婆粘着别的男人,那心里的滋味可不好受,好在江湖传闻武松是一个正人君子,使张青心绪稍安。而武松所想的是把时间赶快熬过去,免得夜长梦多,心有旁骛,一个不慎而坏了江湖义气。
这一天最后的晚餐上,孙二娘对张青说:“当家的,我要认武松为弟,你可同意?”
当着武松的面,张青不好说不同意,况且明天武松也就走了,认与不认也就无所谓,不如客气点,就笑着对武松说:“也好,我们以后就叫你二弟,你叫我们大哥、大姐就行了。”因为论年龄张青长武松几岁,孙二娘也大武松两岁。
武松一想,对劲,与孙二娘以姐弟相称,以后在江湖上可以省去多少口舌是非。武松当即站起,双手一抱拳:“大哥大姐,小弟武松有礼了。”
自此以后,在血雨腥风的江湖上孙二娘对武松就多了一份亲情的牵挂,武松就把孙二娘当着姐一样地护着。
其实孙二娘要认武松为弟,一是以后哪天再同武松在一起,好歹有个姐姐的名分堵住无端是非之口;二者对武松的相救无以为报,确认了姐弟名分,是弟弟救了姐姐,她心中也就没有了愧疚。
张青心中也很释然,孙二娘与武松既认了姐弟,以后也就不会再有其它不称心的事发生。
一日已过,武松早起忙着动身。吃过早饭后,武松着衙役为自己上好枷挂好锁贴好封条,因为十字坡酒店离孟州牢城只好半天的路程。
孙二娘在厨房拿出烧鸡、牛肉等几个小包要拴在武松身上,张青笑着说:“二娘,你是准备让二弟去牢营开饭店不成,这大热天很快就会发臭的。”孙二娘想想也是,不禁笑了起来:“我不是怕二弟挨饿吗?”就把一个烤鸡拴在武松身上当中饭。
待两个衙役取了所有物件,武松向张青孙二娘作别上路,走到门口,武松望着南方起伏的山峦,心生感慨。这里离少林寺也只有三四天的路程,可现在自己是戴罪之身,无法上山拜谒师父。
孙二娘跟在武松身边,千叮咛万嘱咐,两眼噙满了泪水,生怕武松一去永不回返,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孙二娘的关切让武松感动不已,也让张青重新认识了孙二娘,别看他老婆大大咧咧、泼泼辣辣,却原来是个知情知义的“母夜叉”,他感到以后要好好地疼爱老婆,于是他伸手扶住了还在眺望武松背影的孙二娘。
中午时分,武松一行三人来到了孟州牢城营前,牌额上书写三个大字:“安平寨”。
武松自以为他以后的三年牢狱将会平安无事。
a
a
第五十二章 十字坡喜庆重逢(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