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在啟昆帝琢磨着要以什么名义征讨天璇之际,传来了天璇国攻打瑶光国的消息。那瑶光国有数条金矿矿脉,因而握着为钧天铸币的重责,于情于理,啟昆帝都不能坐视理。
      不等瑶光向自己求援,啟昆帝果断的打出了征讨叛王陵光的旗号,亲自挂帅,领着已是焕然一新的兵马,浩浩荡荡的出征了。裘振以客卿之身,随侍在啟昆近前,这一路之上,全是由其出谋划策,而令钧天大军势如破竹。
      短短数月时间,眼看着已经打到了天璇国最后一座有驻守的城池,只要再下此城,天璇的败局便无可挽回了。
      任谁也没有想到,在最后一刻,这位被啟昆帝一手提拔的肱骨之臣,居然临阵倒戈。失去统军之帅已让钧天的兵马乱作一团,谁曾想,此前的胜绩,不过都是圈套,让他们一步步的深入到天璇腹地,却不知真正的兵力早已环伺在侧。
      与此同时,远在天璇王城坐镇的陵光,正召集朝臣们议事。一名信兵急匆匆的飞奔进殿,单膝跪地,“启禀王上,陵水大捷!共主啟昆身死,钧天已经退兵!”
      “好!甚好!”陵光闻言挑眉而笑,不过那抹笑意还未在他脸上多做停留,便已退却,他话锋一转,问信兵道:“裘振呢?捷报既已传回,他为何还未回宫?”
      “回王上话,”信兵缩了缩脖子,原先的声量分明低了几分,他吞了口口水,才接着回话,“裘大人行刺成功之后,点了烟火信号,可是他迟迟未归,吾等沿着陵水上下,搜寻了数百里,并且沿途查访,一刻不敢怠慢,如果发现了他,马上带他回宫……”
      “混帐!”陵光听了这信兵的应对,眼里顿生怒意,重重的一甩袖摆,言道:“才搜寻了百里,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如果裘振有什么三长两短,回去告诉你们将军,你们便都不用回来了!”
      信兵恨不得将头扎进这大殿的地砖里,飞快的应了声“是”,便躬身退出殿去。
      陵光还未及将满心的火气撒出来,又一名信兵飞奔进殿,呈递上了一份打着火漆封印的军报。
      陵光略微皱了皱眉,示意内侍将军报交到丞相魏玹辰,望向那信兵,开口道:“战事如何,你直接说来便是。”
      信兵闻言当即朗声答到:“回王上的话,我军已攻破瑶光国,最后一道防御。瑶光国王室众人以死相胁,拒不归降,大将军命小人前来请旨,攻与不攻?”
      “攻与不攻?”陵光冷笑一声,目光扫过殿内诸人,停顿几息才接着说:“若非本王同时要对付啟昆与瑶光,我天璇大军也不至于分作两处,更不至裘振至今下落不明!他们想死,就随他们去死好了!”
      信兵一愣,大约是没想到自己的君王会将话说得如此直白,比他更为惊诧的,显然就是大殿上的一干臣子了。
      魏玹辰已草草的看了眼军报,听着陵光语气中的不耐,连忙上前两步,跪在了他的跟前:“王上请三思!”
      见陵光没有要阻止自己开口的意思,魏玹辰深吸了一口气,才继续言道:“臣以为眼下大局不明,如果将一国王室剿杀殆尽的话,只怕是要背上暴虐之名。依老臣之见,不若派出使臣,同时再……让上将军退兵二十里,让他们心肝情愿的臣服。”
      陵光微微侧头看着魏玹辰,朝他踱近了几步,“本王既已派人行刺了当今的天下共主,就不怕再担个灭了他国的名声。”说完,陵光又转头对信兵道:“你就这么回去告诉你们上将军!”
      这句话甫一说出,殿中的众人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正迟疑着不知该如何应对之时,陵光又再接着说道:“更何况那瑶光不过是依附于我国边境的区区小国,仗着国内有数座金矿罢了。以为钧天铸币,便能够太平安乐一世了吗?”
      见同僚无人敢应对,魏玹辰只得硬着头皮喊了声“王上”,谁知陵光一摆手,将他的话头打断,令他无法再开口说些什么了。
      陵光微垂着头、负手又在大殿上来回踱了几步,仿佛是在心内做了出某种重要的决定一般。他再抬头时,目光中平缓了些许,他将魏玹辰扶起,道:“丞相无需多言,本王现在最为在乎的事情,是裘振的安危!此事,还劳烦丞相多多费心。”
      魏玹辰点了点头,只能回了声“臣不敢……”抬眼看了陵光一眼后,又接口道:“王上,王上吩咐便是……”。
      陵光点了点头,继续说:“此次迫使钧天退兵,裘振当属头功!丞相,你再派些可靠的人再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如果,如果……”陵光的声音渐渐的低了下去,眼眸微垂,仿佛是敛去悲伤的神色,“他当真未能全身而退,那他便是个忠勇之士,本王必要天璇举国,人人都要念及他的好处。”
      魏玹辰抬眼望着陵光,有那么一瞬的恍神儿,就像是看到了十多年前,稚气未脱的那个小世子。不过也就只是一息之间,魏玹辰最终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一个字。
      过了陵水关,便是一条坦畅的官道直通天璇的王城,越是接近王城,便越是闹。裘振早已扮作个寻常的行人,穿了身粗布的衣服,牵着马不急不徐的混在人群当中。
      晌午的时候,恰好经过一个市集,裘振也不知道是怎的,心中隐隐竟盼着这条返回王城的路能再长一些。他说不上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生出这样的念头来,

第一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