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羞愧不已的韩二[1/2页]

民国之远东巨商 叁拾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韩怀忠既然这么说,高玉明就将韩家的总账本递给了韩怀义。
      这货沉默着低头看去,半响后才发现其中内容触目惊心!
      原来韩家竟已到了不变革都不行的地步。
      因为韩家现在账面上的流动资金竟然只有3600两银子。
      里面还包含着补贴船工淡季的开销预算高达400两。
      至于韩家那十三家米店,快五十个小掌柜带伙计,每年合起来最多只给韩家赚700两银子!
      可这个后面还有个三百亩田撑着呢。
      这性价比也是没谁了。
      除此之外,失去漕运的韩家目前的收入竟只是扬州城内的另外三个门面。
      等会,张叔明家酒楼在前年扩展时,那半店面居然是韩家的。
      韩怀义再看看租金的市场金额本应该是年90两,韩家和他降到了30两一年。
      但他居然都一直没给租金?
      这特么简直是蹬鼻子上脸,老子明儿弄他去!
      韩怀义有些走神,他大哥以为他困了就让他去睡觉。
      韩怀义便回自己屋继续看韩家的家底。
      还别说他当时估算的不错,韩家确实有后世上千万的身价。
      但三百艘船压着不算,韩家目前值钱的固定资产也就是苏州,上海闸北,瓜州镇上和本处的房产。
      这些房产除非变现不然对生意没有任何的作用。
      还有就是包括十三家米店在内,合计十六间门面,
      除了被张叔明赖着的之外,另外两个门面一年给韩家能带来260两的收入。
      如果算上那厮的,门面一年给韩家能有差不多300两的收入,再加上米店的700两,韩家一年现在的纯收入才1000两。
      放在普通百姓家来看,这很不得了,因为这可是等于后世的五十万年薪,且清廷民间的吃喝用度能和后世的北上广比吗。
      但放在韩家那就扯淡了。
      韩怀义看完终于懂了,大哥如今不摆脱漕运都不行。
      因为再撑下去的话,韩家都拿不出钱来垫资。
      不,韩家今年其实已经等于拿不出钱来垫资的。
      因为那1000的收入得到年底,目前韩家其实就3600400的流动资金。
      韩怀义不禁纳闷韩家这钱去了哪儿,因为他住的地方是这么的阔气。
      他回看开支发现,五年前韩成德发现进的米价偏高,于是很有毅力的花了近万两银子买下了200亩地,种大米!
      老头子就为了特么的省那么点差价,他花钱买地种大米。
      当然了以当代人的眼光评价的话,韩成德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比如眼光颇为不凡的账房先生高玉明,退出漕运的下一步打算不也是囤地吗。
      韩成德当时应该也有防患于未然的想法。
      他是趁自己手上有钱的时候囤点地给后代,这样能保证后代饿不死。
      但这种操作的性价比实在也太低了。
      韩怀义腹诽这便宜老爹的商业思维后再翻。
      好吧,如果之前的囤地还可以理解的话。
      但韩成德四年前还在上海法租界和苏州买了两处宅院。
      合计花费2600两。
      正所谓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

3羞愧不已的韩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