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8章 秋试(中)[2/2页]

汉末圣人 鸣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步骘不敢再说话,静静的在桌案后等待。在此期间,步骘也没闲着,试用着考场的笔墨纸砚。
      这笔是广陵竹笔,墨是上好的河东墨,至于纸张更是有名的沛国纸了。
      首发:塔>读小说
      对于步骘来说,这些文具,他平日还真用不起。
      摸着洁白如雪的白纸,步骘一时竟舍不得下笔。
      到了巳时,终于有几个侍卫挨个的来发考题了。这题目是写在一张白纸上的,若是步骘能多看几张,就能发现,每张纸上所有的字迹都是一样的。
      其实到底考什么,以及时间安排,曹昂早就告诉了众人。
      既然选才,没必要设那些有的没的来妨碍考生,尤其是这次秋试为第一届,为了完美进行,更需要提早让考生有准备。
      对于曹昂来说,考试不过是一种方式,选才才是目的,不能本末倒置,让一些细枝末节影响了考试。
      步骘拿起题目,便看到上面的内容。
      这一次秋试,分作三场,第一场是经史。经学主考《论语》、《孝经》,以及五经和《孟子》、《荀子》中的一经,史学主考《史记》、《汉书》和《春秋》。
      在这里,曹昂耍了一个小聪明。他让人选考五经和《孟子》、《荀子》中的一本,便将《孟子》、《荀子》放在和五经同一地位上。
      即使一开始选的人不多,但曹昂主治《孟子》、《荀子》,大家为了获取曹昂的好感,也会纷纷选学。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而当前《孟子》、《荀子》的解释权,随着曹昂两本《注疏》的出现,已经大部分到了曹昂手中,考试也肯定以曹昂的解释为标准答案。
      如此二书得以推广,而曹昂也便掌握了经学一部分话语权。
      步骘选的便是《孟子》,因为他五经俱不善长,倒不如选个《孟子》,还可能得到考官青昧。
      与步骘相同想法的并不少。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五经的解释太多了,谁也不知道考官会以哪个为标准答案。若是古文的碰到今文的,不妥妥得不了高分。
      至于《孟子》、《荀子》就没有这种难题。
      不管从前有多少种解释,在曹昂举行的考试中,曹昂的解释就是最终答案。
      第一场经史题目各三道,时间为两日,而今日已经结束一半了。步骘也不敢耽搁,立刻埋头做起题来。

第578章 秋试(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