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9章 骗局和咸鸭蛋[1/2页]

农门长姐:相公娇宠无度 锦衣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东西给小朋友们都安排好,并且查看流光记最近的生意。
      流光记的生意还是老样子,已经趋于稳定的水平,平常只要在换季的时候增加新品或者换季节饮品就可以了,这些关雎都是让燕燕全面负责的。
      流光记二楼的生意比关雎想想的好,不知道是黎芝山在里面做看护,人脉比较好的关系,还是什么,总之一切都划算顺利。
      之前临时为了赶工的两个院子差不多快到期了,原来也只是租一个月的。因为地段的原因,关雎不打算在续租,但是那两个院子的人确实不够,她需要找个位置将茶包的长期流水线定下来。
      “这件事拒交给小武。”关雎说。
      小武点头:“这附近我看了好几个地方都不错,明日我具体的去找一找。”之前他就有心的留意了一下,现在终于有了用途。
      关雎十分满意,扭头看他,接着说:“顺便帮我找个位置。”
      众人疑惑。
      关雎道:“我建个房子。”
      关雎说的简单,但是旁边的几个人都愣了愣,才明白她说的是要建个房子住。
      也是,租别人的房子终究还是别人的,要是自己有能力,建一栋房子才是正道。但是他们没想到的关雎真的说建就建,并且没有说多大的位置,只说好位置就成。
      其实关雎的想法很简单。
      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毒最终能不能根治,并且现在并发症出来了,她要赶紧将家里几个孩子的事情打点好。
      首先就是房子。
      家里两个大男孩,以后结婚生子的关雎觉得他们感情好不会争夺家产,但是也免不了以后有人娶到的姑娘家不老实,会在后面挑唆,所以她现在建的房子,并不是他们的。
      而是给小月的。
      他们三个大男生,以后房子慢慢的建起来或者买,但是他们就小月一个姑娘家啊,以后要有保障,这栋房子她是留给小月的。
      然后建房子需要什么,关雎自己不想操持,正好趁这个机会锻炼一些关清。
      关清现在也十二岁了,半大的孩子,以前也这么照顾家里,现在关雎想要锻炼一下他对外的能力。
      所以有些事情也会交给他去做。
      家具的事情就是。
      “浅浅就暂时看着两个院里面的人,还有材料的采购,小司我有其他的任务。”关雎说:“我要你接通一两个材料商的渠道,尽量不要和林家有什么牵连。”
      关雎这话出,众人都疑惑了。
      “为什么?林家不是现在和我们……”
      关雎知道他们什么意思,她说:“我们的生意又不单单只做给林家的,以后还有苏州的杭州的等等,我们自己连接上材料商,总比被动在别人手底下那东西强。”
      关雎向来不是喜欢将命运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上的人。
      好吧,除了医生,她这个没办法。
      几个人明白了,关雎便说:“之前的事情你们也想清楚了,这次我回来,训练就正式开始,从明天开启。”
      几个人纷纷激动,“是!”
      接下来几天,关雎都是忙活新房子的事情。
      柳倾来过两回,她现在状态好多了,看起来像是从张家的阴影里面走出来了。
      关清正好知道就在甜梅巷里,就有一位木匠,大家都叫他丰叔。
      听说她在做东西的手艺是极好的,但就是前段时间被人打断了腿,好像是惹上了地痞流氓,具体是谁,关清不太清楚。
      关雎心道:她才没在长兴多久,这地痞流氓就开始嚣张了,当她不存在呢?
      接下来关月跟着关清去见了丰叔。
      “要是丰叔不嫌弃,我们家新家的板凳桌子都由您给我们合算?我们知道木头叔想要开一家家材铺子,我们给您做第一份生意如何?”关清询问道。
      关清面前的丰叔一下子激动得手打颤:“清儿哥,你说的可是真的?”丰叔又想到了什么,便摆摆手说:“我们家虎子素来与你们玩的极好,平常便极其照顾,如今他出了这等事,是福是祸便罢,府衙愿意先出银子给他治病那已经是他的福分,纵然不能再因此让你们费尽心思。”
      关清立马制止住丰叔接下来说的话,便说:“这也是其中之一罢了,也是因为听说丰叔要独自经营,您在老师傅跟前从小学习手艺定也不错,要是我们直接去别的地方拉些货来,又打眼又费钱财。”
      一边听到这话的丰叔媳妇,感激说:“你们再这么说也是看着乡里乡亲帮衬,我们心里跟明镜似的。我和你们丰叔人老了也没有什么本事,今儿个为了虎子我们也不矫情,你们要多少家才要什么款式尽管说,能办的我们一定办得漂漂亮亮的。”
      关清道谢一声。
      “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上房梁,挑个好日子。我们兄弟姊妹五个人,两人一间屋也要三张桌子,上一张摆正堂的饭桌。”
      说道正事,几个人就立马收心商讨起来。
      “饭桌大可大一些,书桌小些也成,你们兄弟姊妹,加上要是节日来几个人也要十把椅子。”
      关清赞同点点头:“再给我们弄两架衣橱,格子可大一些,能放得下棉被最好。”
      一边的关月想到了前世的衣柜和桌子,还没来得及她说,丰叔媳妇就接话:“其中一张要做大一些,女孩子家的衣服放起来也方便,能挂起来最好。”
      南方多潮湿,要是遇到下雨天挂在屋檐下,家中来了几个客人,看到未免也尴尬,所以一般女孩子家的衣服到了下雨天都晾在屋子里。
      能挂起来就方便。
      如今村子里大多数的人都用不起衣橱,拿两根麻绳从房梁上挂下来,架上一根竹竿,那便是一条衣架。
      为此关清还说:“衣橱花样越简单越好,莫要弄得太多花样,但是木材尽可用好一些,可以多放几年。”
      要不是因为他们抠搜,是因为他们兄弟姐妹几个都想要把钱用在正当的位置。衣橱桌椅等等,材质好实用那便可,搞太多花样,又不是夫人小姐的,在这农村里有些不伦不类了。
      他们以后赚了大钱,在县城甚至府城买一幢房,到时候用好一些的木材做的精致一些,那也好。
      关清拿出关雎设计的房屋图纸,一看,又被噎住。
      他低头看了好几眼,确认自己并没有拿错,脸色变了变。
      他们一看,紧张问道:“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差池?”
      关清摇摇头,无奈道:“我看我们方才说的那些都不能要了,按照我姐的意思是……我们的房屋有五进宅院……”
      “……”
      “!!!?”
      上梁的日子选在了五日后的立秋,村里请了好些人过来帮忙。
      上房梁的前一天正是七夕,这里七夕叫做“双七节”。所周知这一日女子要穿针乞,在瓜棚花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以求心灵手巧获得幸福美满的姻缘。
      关雎发现这一日甜梅巷却并没有安排隆重的节日,致每家每户煎炸了一些巧面做的果子,叫做巧果。
      就权当过节了。
      此同时这一日乡佐的消息也过来了,这正是甜梅巷每个人都想要知道的。
      来人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稚嫩又精明,说话也极有腔调,他带来消息说:“前几日那些确实是土匪,我叔把他们带回去之后直接送到了县衙管制,大人对此事十分看重,说会来此地检查。”
      他们在说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
      关雎不在县城,根本插不上话。
      有些人更愤愤然:“那些天杀的在光天化日之下就劫财抢掠,要是他们不得惩罚,我们就是睡觉也睡不踏实。”
      “而不就是我们被抢的那些银钱牲畜,都不知何处讨回来,要是不给我们一个交代,如何信得过官府呢?”
      那人也不恼怒,笑着解释说:“这都要县令大人前来才能定夺,经那些人一个不留通通关入大牢,便是他们的老窝也被官兵端了个正着,我们暂且放心,不会再有土匪抢掠之事。个中缘由还要县令大人处置。”
      这个人显然不能再问出什么,也不是做决断之人,众人也只好作罢。
      因为此事,百姓的心算是安定了下来。
      所以这一日,关清特地挨家挨户的请人来吃上梁酒,又在附近巷子几户人家挑了十几只鸡,特地买了一整只猪腿。同时,去读书的人都被叫回来,好不容易碰上这大好的日子,大家都热热闹闹的。
      柳倾也说要过来帮忙,柳城也在邀请之列,文石公子,林钦萧等等,都在其中。
      翌日清晨,村民们便陆陆续续的起身,约好的几个在工地里帮忙的叔叔伯伯拿了关雎准备的大包子,就风火火的出发了。
      安装横梁叫做上梁,一般要在正午以前完成。
      这边热热闹闹打去工作,另一边妇人挤在一块正在准备上梁酒菜,挨着隔壁学堂的小路摆了十几桌,几乎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了。
      “要我说,风儿哥清儿哥都是有大好出息的,你们看看这屋里屋外安排的有条有理,我说他们今年发了大财,过两年说不定就在县城也能有些体面,念书出来为官坐宰的,多有出息。我家可没那个福分,你们谁家有好的姑娘,可要早早的把好关了,免得这上好的女婿就给跑了。”一个妇人一边做活一边打趣说笑。
      众人闻言哈哈一笑,各人心中却想着谁家的姑娘能配得上这两兄弟。
      想来他们刚来的时候还是一个吃不上饭,摸不着几个铜板的穷家小子,后来就在县城里面做了买卖,如今就起了新房子。两个读了书,说出来都体面,要是谁家女儿没个一技之长的,还真拿不太出手。
      关雎也在这边忙活,要洗什么切什么都是她安排,这会子听到了村里婶娘们说的话,不由也想到了关清在这个时代,已经到了定亲的年纪。
      定亲不是结亲,大多数家里的小孩到了十几岁就会想着定亲,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旁边的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回来催。
      “要我说,你家红梅就很不错,平日里今看着舒心,人也勤快,模样养的也挺好的,一看就是好生养的。”一个年轻妇人说。
      听到自家女儿被夸赞,那个罗姨娘有些不好意思,谦虚说:“我家红梅从小摔了一跤额头上就有道疤,我们平日里看惯了也未觉得有什么,就怕他人嫌。”
      罗姨娘旁边的一个小姑娘霎时低下了头,不言不语。
      旁边那两个婆子就笑了:“可不就是,一看清哥儿就是要样貌好的红梅确实差了点。”
      另一个也附和,毫不把人放在眼里,就说:“你们红梅也算有自知之明,要我说,我家大孙女就成,兰花从小一向待人宽厚,也从不欺负姐妹,要是嫁到清哥儿家,也不会欺负那几个小的。”
      罗姨娘一听两人说的话,顿时脸色一红一白的,可人家说的是事实,也不知如何反嘴。
      红梅更是头低的更低,就差整个人贴在地上。
      今日可是他们家的好日子,关雎听到此话,立马就从临时搭的厨房出来,嗤笑着说:“两位姑奶说的是什么话,不说我清儿哥还没有想要成亲的打算,就说有,那他定也不是贪图人家美貌之人,还得看人不是。”
      之前把话头转向红梅的那个年轻妇人立马接话说:“可不是嘛,还是要看人,毕竟人家娶妻是一辈子的事儿。”
      一面抱歉的看了一眼罗姨娘,方才要不是她傻,也不会让这两个挑红梅的刺。
      那两个婆子被一个晚辈抬了杠,心中有些不忒,可伸手不打笑脸人,也只能忍气,阴阳怪气的说:“我们不过是说了两句闲话,清哥儿要我家兰花,还不一定配得上呢。”
      都说子女姻亲不要把话说太绝,旁边那个婆子就好心的提醒。
      说话的婆子这话说出口,也顿觉后悔,可话已出,定是不能改口了。
      关雎心情郁闷的很。
      “既是兰花姐那么娇贵,定是看不上我们几个无父无母的,一要担了嫂嫂的重担,二要长嫂如母,担起母亲的责任,我们五个人一条心,姐妹几个选清哥媳妇就选娘一样,别人说的话我们也听不进去的,毕竟这娘也是一辈子的事情。”
      “谁家要说亲的也不会摆在明面上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清哥挑三拣四的。”
      关雎特地在“姐”这个字咬的很重,提醒她们兰花比她年纪还大,还没有嫁人。
      那拉两个婆子被说的面红耳赤,兰花奶奶嘴里咬牙说:“你们看看,这小小年纪的不学好,一说到婚事就往外凑,还好是在乡里乡亲里的,要是在外头,别人还以为你有多想嫁人呢,也不害臊。”
      “这大好的日子我可不想和你吵,你们无缘无故说我弟,还由不得我说两句了?要是以后谁又有人说我弟弟和谁谁有什么说不清的,我们可就翻脸了。”
      小丫头年轻气盛,一被说了什么就炸了毛,一边听了大半的刘晓翠立马过来把关雎拉住。
      关雎最讨厌的就是和这些嘴碎的人说话,但是这种人人都在的场面,她一定要出来表态,不然一传十十传百的,她身后的几个小孩怎么办。
      她必须站出来说几句。
      刘晓翠对那两个多嘴的婆子说:“你们活了大半辈子,和个娃娃说什么劲,什么好的坏的也不敛起来说,非要弄出来大伙儿看笑话。”
      那两个婆子不服气,瞥了一眼扭头的关雎,哼哼说:“我看他们就是发了财不把我们泥腿子放眼里,一个个鼻子都仰到了天山去。”
      关雎恼怒,想要说什么,刘晓翠立马就拉住她,一面和大伙说:“他们兄弟姐妹几个,谁不是在外面从头忙到尾,你们说他们发了财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是他们流光记怎么捞里面的钱财了?还是关关她们做了什么要把你们放在眼里?”
      “流光记哪天的生意不是累死累活,几个孩子那么小,风儿清儿县学回来还要帮忙,要是你们在说这种混话,我可是第一个不答应。你们是他们亲戚朋友了,还是在他们吃不起饭的时候,给了几斤米几个馍馍了?”
      “都没有,那就别说这话,免得说出去被别人看我们甜水巷的笑话,说我们不知好歹。”
      一面立威一面又过来训斥关雎:“你也是身为大姐,好歹也管了店里那么长时间,找到别人说一句就忍不住性子,人再如何也是长辈,以后切勿再犯。”
      关雎不再说什么,只点头说是。
      别人说她什么都能忍,但是说孩子们的,她一句也不能忍。
      这么多人在,她确实冒失了。
      看到关雎乖顺的样子,一边看戏的人顿觉那两个婆子有些闹事。
      儿女姻缘谁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他们无父无母自然是要自家多相看的,关雎之所以这般说也是情有可原。
      众人散了,对于兰花奶奶的做法都表示厌恶,更有人说起兰花的种种事迹。
      兰花就住在甜水巷中央的一个小院子,父母都是实实在在的泥腿子,兰花生来就模样极好,在巷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可她的为人可没有她奶奶说的那般好。
      什么勤快,什么温婉的形象,都是都是同一个巷子的还了解?
      小时候就会撮和弟弟和别人打架,就是因为她想要那个孩子的糖

第219章 骗局和咸鸭蛋[1/2页]